我国海域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海域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金 海域使用许可制度 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
【摘要】: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海洋资源虽然丰富,可是与其他自然资源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类对于海洋资源开采量逐渐增多、开采方式也凸显出多样化,进而出现了诸如过度捕捞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现象。面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对海洋资源市场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1993年5月,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颁布了《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确定了海域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提出了海域使用权的概念,并确立了海域使用许可证和有偿使用制度。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初步建立了我国海域物权制度的框架。200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所有权一编中确立了国家对海域的所有权,在用益物权一编中规定了海域使用权,正式确立了海域物权制度。本文拟从自然资源法和民事物权角度对海域使用权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在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及海域使用权保证金制度上提出了创新性建议,以为我国将来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在理论上更深入地研究海域使用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部分阐述了海域使用权的基本问题,包括海域使用权的概念、特征和性质。对海域使用权的性质主要从其私权性、物权性和用益物权性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海域使用权的几个重要制度,并对其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是对国外海域使用制度的考察,分别从立法概况入手,结合该国具体国情,主要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海域使用制度,并总结出两国海域使用制度的特点,提出几点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海域使用权制度完善,分别从我国海域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和海域保证金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金 海域使用许可制度 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3
- 1.3 理论基础13-15
- 1.3.1 产权理论和科斯定理13
- 1.3.2 地租理论13-14
- 1.3.3 外部性理论14
- 1.3.4 “公地的悲剧”理论14-15
- 1.4 研究内容15-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5.1 比较研究法16
- 1.5.2 法经济学研究方法16-17
- 第2章 海域使用权基本问题17-24
- 2.1 海域使用权的概念及特征17-19
- 2.1.1 海域使用权的概念17
- 2.1.2 海域使用权的特征17-19
- 2.2 海域使用权的性质19-24
- 2.2.1 海域使用权的私权性19-20
- 2.2.2 海域使用权的物权性20-22
- 2.2.3 海域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22-24
- 第3章 我国海域使用权主要法律制度研究24-36
- 3.1 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发展历程24-25
- 3.2 我国海域使用许可制度25-27
- 3.2.1 我国海域使用许可制度的概念25-26
- 3.2.2 我国海域使用许可程序26-27
- 3.2.3 我国海域使用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27
- 3.3 我国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27-31
- 3.3.1 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理论基础28-29
- 3.3.2 我国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的特点29
- 3.3.3 我国海域使用权登记的效力29-30
- 3.3.4 我国海域使用登记制度存在问题30-31
- 3.4 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31-34
- 3.4.1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概念31
- 3.4.2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理论基础31-32
- 3.4.3 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立法现状32-33
- 3.4.4 海域使用金内涵探讨33
- 3.4.5 我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33-34
- 3.5 我国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34-36
- 3.5.1 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的含义34-35
- 3.5.2 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的性质35
- 3.5.3 我国海域使用收回制度存在问题35-36
- 第4章 国外海域使用制度的考察36-40
- 4.1 美国海域使用制度36-37
- 4.1.1 美国海洋立法概况36
- 4.1.2 美国海域管理法律制度36-37
- 4.2 日本海域使用制度37-38
- 4.2.1 日本海洋立法概况37-38
- 4.2.2 日本海域使用管理制度38
- 4.3 国外海域使用制度的借鉴38-40
- 第5章 我国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完善40-46
- 5.1 海域使用许可制度的完善40-41
- 5.2 海域使用权登记制度的完善41
- 5.3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完善41-42
- 5.4 海域使用权收回制度的完善42-43
- 5.5 海域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完善43-44
- 5.6 海域使用权保证金制度的完善44-46
- 5.6.1 建立海域使用权保证金制度的重要性44
- 5.6.2 建立海域使用权保证金制度的原则44-46
- 第6章 结论46-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2
- 研究生履历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宽;海域使用权与渔业权的关系解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韩萍;;浅谈对《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二十条的理解[J];河北渔业;2011年04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J];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年07期
4 王铁民;对《海域使用管理法》有关条款的理解[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年01期
5 李召利;;长乐市梅花滩涂海域使用权争议发生的思考[J];福建水产;2005年04期
6 吴继陆;张志华;;海域使用权收回的几个法律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1期
7 ;省财政厅省海洋渔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16期
8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域使用金征收配套管理办法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24期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J];天津水产;2002年02期
10 ;省海洋渔业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暂行办法》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茂云;丁浩;宋永华;;行政法在实施《物权法》中的功能与定位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2 张红霄;;《物权法》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贡献与瑕疵分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崔建远;;再论土地上的权利群——以准物权为中心的比较分析[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钟爱玲;;论《物权法》中的海域使用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王紫零;;我国海域使用权法律制度重新构造[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6 常晓莉;姜双林;;海域使用权的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盛泉;;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中的索赔主体[A];山东航海学会、山东海事局2007年度优秀论文专刊[C];2007年
8 蒋文军;;论行政审批对特定财产权利转让合同效力的影响——基于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视角[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10 袁震;;新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60年的演进与启示[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丽娜;浅议物权法定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9年
2 沈乾生 陈惠强;诏安再次出让海域使用权[N];闽南日报;2010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郑昱;壹桥苗业拟用超募资金取海域使用权[N];证券时报;2010年
4 吴勇 张建军;激活蓝色“沉睡的资产”[N];温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吴丽燕;漳州首次公开拍卖海域使用权[N];闽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丽燕 洪乐敏;唤醒“沉睡的资产”[N];闽南日报;2010年
7 王敏菁;连云港海域使用权市场化交易风生水起[N];中国海洋报;2011年
8 王德胜 杨璐;厦门“试水”海域使用权出资登记[N];中国工商报;2011年
9 陈琼耀;福安:海域使用权公开出让向村级延伸[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高悦;国家海洋局试点海域使用权证书统一配号[N];中国海洋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潮声;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辉;海域使用论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宇飞;论我国农村承包地收回制度的权利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4 沃耘;民事自助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毛永俊;民国前期担保物权制度变革的司法理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贾清林;物上代位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7 黄萍;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超;我国海域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吴孝春;物权法定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芬;我国物权法定原则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官建东;海域使用权的权利归属与制度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肖宁盛;论我国物权法定原则之相对比[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高海宁;海域使用权的界定[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田吉川;《中华民国民法·物权》研究(1928-1949)[D];山东大学;2011年
8 谢寅万;论海域使用权的市场化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宝进;物权法定原则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余晓龙;环境法视野下的我国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2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87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