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文化二元论的构建——以“法治”与“德治”思想为启示
本文关键词:论环境文化二元论的构建——以“法治”与“德治”思想为启示
【摘要】:面对生态危机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中"法治"与"德治"思想进行分析,对中国传统环境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二元环境文化模式。这对我国实现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异常深远的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商法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关键词】: 环境文化 儒家思想 法治 德治
【分类号】:D922.68;B824
【正文快照】: 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在《地球的终结:关于现代环境史的一些观点》一书中提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1〕在哲学视角下,文化模式的成功转型对社会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反映人类对待自然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守秋;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的关系[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2 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向孟毅;陈开琦;;中西环境文化历史与现代评析——兼议中国环境文化的二元构建[J];党政研究;2014年04期
4 肖巍,钱箭星;环境文化的“滞后”和“适应”[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3期
5 王续琨;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爱文;略论消费经济与伦理道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马可;;文明演进中利益衡平的法律控制——兼论通向生态文明的法律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赵万一;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刘会柏;试论“法德并举”的理论依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许信旺;论环境文化结构与建设[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6 赵迅,蒋安;当代道德法律化趋势的若干误区与检讨[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7 曾建平;代峰;;环境立法的伦理评判[J];道德与文明;2010年02期
8 胡鸿高;;论企业社会责任[J];东方法学;2008年01期
9 杨丽沙;;见死不救的立法思考与评价[J];法学与实践;2010年01期
10 鞠正芳;;见义勇为行为者的法律救济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鸿高;;企业社会责任: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孙敏;;海洋环境文化建设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岳丽丽;;试论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发展[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温进朝;;见义勇为道德法律化论证[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王贞;;见义勇为的立法思考[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尹冰;;见义勇为立法完善问题研究[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李红莲;;浅析见义勇为的涵义[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赵予广;;积极倡导见义勇为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生态物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秦鹏;生态消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文同爱;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爽;能源法律制度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许进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居民消费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王家国;作为目的性事业的法律[D];吉林大学;2010年
9 吴晓蓉;法治实践中的德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田小丰;论刑事和解[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坚;我国法官职业化和专业化之路径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项春晖;当代中国环境立法价值取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曲临工;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晶萍;环境文化认同与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嘉尧;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6 韩业庭;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魏高雁;法治建设的道德保障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周锐;从环境法理念看环境司法中法官的法律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童周文;论自然物的诉讼资格[D];宁波大学;2011年
10 扶庆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先良;环境法文化初探[J];比较法研究;1991年03期
2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之提倡[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3 蔡守秋;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的关系[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4 王续琨;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学[J];城市问题;1991年02期
5 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蔡守秋;;确认环境权,夯实环境法治基础[J];环境保护;2013年16期
7 汪劲;;中国环境法治失灵的因素分析——析执政因素对我国环境法治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颜敏;;中西环境哲学世界图式之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9 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年04期
10 胡慧华;范燕宁;;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现代创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西举办环境文化年大型系列征稿活动 本刊为活动支持媒体[J];黄河之声;2006年06期
2 周玉玲;宋绍柱;;文化、环境文化概念的新界说及阐释[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王勤;;对当前新疆环境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事求是;2010年03期
4 吴殿峰;;试论环保志中环境文化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0年16期
5 向孟毅;;刑法视域内的中国环境文化建设思考[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12期
6 王晓玲;;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J];学习与实践;2007年03期
7 董艾辉;陈华;;论科技文化与环境文化的互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跃华;;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大众文艺;2013年01期
9 柳小冰;首届“环境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港举行[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10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华夏文化;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课题组;;开发环境资源,提升育人功能——我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课题组;;开发环境资源,提升育人功能——我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3 赵安启;;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涛;;我国提升环境文化建设能力研究[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安启;;中国古代环境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李彦龙;;科学环保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安和平;;贵州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面临的形势、挑战和对策[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甘绍群;;构建和谐银行的环境文化选择[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甘绍群;;构建和谐企业的环境文化选择[A];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2011年
10 王U
本文编号:875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87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