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发达国家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分析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7-09-19 05:02

  本文关键词:发达国家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分析与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发达国家 森林生态补偿 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森林法


【摘要】:为破解日益严重的世界性生态环境难题,经过各国政府及其学者的不懈努力,森林生态补偿对于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已成共识。但是,如何建设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有效实施森林生态补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研究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补偿立法与实践,就是为了借鉴其经验,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发达国家 森林生态补偿 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森林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建设与法律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2AZD062)
【分类号】:D912.6;F326.2
【正文快照】: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服务系统,是地球维系生命共同体完整存在不可或缺的资源与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森林生态环境需要立法作支撑,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则是立法的重要组成。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补偿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华晶;李永慧;;国外私有林发展比较分析及对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启示[J];北方经济;2011年20期

2 梁丹;;全球视角下的森林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J];林业经济;2008年12期

3 农业部课题组;;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年19期

4 朱文清;;美国休耕保护项目问题研究(续一)[J];林业经济;2010年01期

5 冯彩云;国外私有林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1期

6 王登举;日本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最新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5期

7 王世进;焦艳;;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借鉴[J];生态经济;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雒文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非公有制林业运行趋势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潘少兵;任晓冬;;生态补偿与社区参与[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苏峻;;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7年02期

4 王辉;管华;周金峰;;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1年08期

5 黄规;;广西私有林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王珠娜;蒋新娅;梁丽娟;张晓磊;;郑州市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3年02期

7 陈念东;张春霞;;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的法学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侯一蕾;王昌海;吴静;温亚利;;南方集体林区林地规模化经营的理论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陈念东;张春霞;;私有林间接补贴制度设计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魏香君;;私有林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丹;;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焦艳;王世进;;国外主要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借鉴[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谢伟;;珠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初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孔凡斌;吴雄平;廖文梅;雷瑶;;林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运行机制及评价研究——基于江西、浙江两省的经验[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焦隆;吴红梅;;农户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A];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韩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价值补偿问题与对策[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开琦;杨红梅;;论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媛;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月梅;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张蕾;中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邱君;中国农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5 李玉敏;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盛婉玉;基于物权理论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于德仲;赋权与规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梁丽芳;森林生态服务投资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曹文;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戴广翠;森林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雷瑶;江西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詹华;林权改革后私有林技术服务的扶持制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常芳;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方明娟;西部森林生态补偿实施中的困境分析及解决思路[D];兰州大学;2011年

6 陈辉;我国森林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关炜;黑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焦艳;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白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雪;耿耿;张薇;;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之策[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少杰;;发达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实践的启示[J];黑河学刊;2009年06期

3 王世进;黄英;;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1期

4 钱玉如;;美国私有林经营管理对我国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启示[J];林业经济;2002年10期

5 苏秀丽;;日本森林组合对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J];林业经济;2011年02期

6 郭广荣,李维长,王登举;不同国家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方案研究[J];绿色中国;2005年14期

7 费世民,彭镇华,杨冬生,周金星;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J];林业科学;2004年04期

8 谢志忠;王灿雄;杨建州;;中日私有林补贴制度的比较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06期

9 蔡艳芝;刘洁;;国际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的比较与借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世进;黄知中;;构建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机制初探[J];农业考古;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先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饶际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3 李安涛;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及国外的借鉴[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立国;李笑春;;系统论视阈下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3年10期

2 戴其文;;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2期

3 粟晏;赖庆奎;;国外社区参与生态补偿的实践及经验[J];林业与社会;2005年04期

4 毛锋;曾香;;生态补偿的机理与准则[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5 庾莉萍;;生态补偿:为了山清水秀[J];内蒙古林业;2007年01期

6 曹云;;实行生态补偿 促进和谐发展[J];中国林业;2007年01期

7 邓燔;陈秋波;章芸;;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现状和局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0期

8 王海滨;邱化蛟;朱万斌;程序;;以生态服务的价值观浅析生态补偿和生态资产经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3期

9 秦艳红;康慕谊;;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晟之;;论生态补偿背景下的协议保护[J];农村经济;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贤金;;土地生态补偿:模式类型、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永宁;;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刘俊威;吕惠进;;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严力蛟;;生态补偿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超宇;邸永召;;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谢维光;陈雄;;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述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文华;;北京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N];人民日报;2006年

2 顾瑞珍邋丁冰;环保总局:生态补偿试点将在四领域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记者 王立忠;我市4个县(市)区获省政府生态补偿[N];铁岭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琦;生态补偿尚需平衡多重利益[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刘晓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6 孔志峰;生态补偿:不可忽视的责任[N];国际商报;2009年

7 记者 宋时飞;《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启动[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买天;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N];农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尔德;区域性草原生态补偿定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魏家锋;神农架特色产业发展受益生态补偿[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洪;生态补偿量化方法及其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余璐;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D];暨南大学;2009年

4 金艳;多时空尺度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黄润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尤艳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田民利;基于区域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刘丽;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燕;生态补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劲松;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陈孜;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葛丽燕;流域阶梯式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2年

5 张慧;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薛友;苏州生态补偿评估[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付二光;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8 何欣;西南山地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张建肖;陕西秦巴山区生态补偿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闫伟;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9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879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6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