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实践的启示——以印度恒河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0 16:15

  本文关键词: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实践的启示——以印度恒河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公益诉讼 司法能动主义 恒河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


【摘要】:通过M.C Mehta律师诉印度政府及机构恒河环境公益诉讼案,可以看到印度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起诉资格的放宽,支持起诉机制的确立和司法能动主义的充分发挥等做法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巨大推动作用及产生的问题。其对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和环境公益诉讼的正常运行均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国家要为司法在促进行政机关环境执法和保护环境方面创造条件,要为环境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要在立法上对起诉的门槛、诉讼费用的收取、举证的负担和证明的要求等方面为环境诉讼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立环境诉讼基金,为环境诉讼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司法能动主义 恒河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
【基金】:教育部项目 复旦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环境侵权纠纷诉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YJC820137)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35.1;DD915;DD912.6
【正文快照】: 我国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而且重心是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环境公益诉讼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两大方面。尽管2013年我国的公益诉讼已正式实施,但由于立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司法解释和保障这些制度实施的一些配套制度尚未出台,公益诉讼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法律规定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林;;中国的环境运动[J];绿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凤;秦佳荔;;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金俊;;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张金俊;;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的结构与文化路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张金俊;;“诉苦型上访”:农民环境信访的一种分析框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宗金;;海洋环境意识研究纲要[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哲;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小艳;环境运动中抗争性话语的建构、传播与社会影响[D];深圳大学;2012年

2 杨雪萍;中国环保运动生长的外部条件:国家—社会关系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庾婧;青岛市大学生海洋环境意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林;;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人大研究;2007年10期

2 唐忠辉;;以公益诉讼促环境维权[J];环境教育;2010年02期

3 汪劲;;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何时才能浮出水面?[J];世界环境;2006年06期

4 王灿发;;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沈玉军;;试论六五普法期间环境公益诉讼[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4期

6 孙瑞灼;;检察机关代提环境公益诉讼意义重大[J];政协天地;2010年12期

7 欧广远;;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机制[J];学习月刊;2007年15期

8 夏云娇;王国飞;;论环境公益诉讼中律师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7年10期

9 丁丽梅;王俊凤;;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10 王博;;社会团体应在公益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J];学会;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朱晓勤;何锦龙;;中国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展望[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干;罗承菊;;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最优原告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孙瑞灼;检察院提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应提上法律议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胡洪江;社团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晏耀斌;环境公益诉讼破局 大企业仍难撼[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曹小武 通讯员 欧阳晶;环境公益诉讼路有多远?[N];江西日报;2011年

7 记者 崔立勇;环境公益诉讼在中国的进程加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孙秀英 胡娜;海南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晓锋;海南设立环境公益诉讼资金[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张泽彪;推动我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N];海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懿;环境司法正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欧阳帆;中国环境跨域治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香杰新;东莞市环境公民社会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沈楼燕;制度创新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杜辉;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与模式转变[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苏翠芸;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6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娟;论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范振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爱峰;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陈洋;环境公益诉讼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89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889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