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后京都时代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律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4:21

  本文关键词:后京都时代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律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后京都时代 碳金融 碳排放权交易 法律路径


【摘要】:近20年来,极端天气的频发、自然灾害的增加和海平面的上升等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伤害,气候变化问题受到了全球前所未有的关注,拯救地球共有家园成为各国基本共识。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是服务于温室气体减排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具体说是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创制了三个灵活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由此催生了全球碳金融市场。依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之前不承担强制性碳减排义务,但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长,欧美等发达国家越来越不愿意将中国排除在承担强制性碳减排义务的国家之外。后京都时代的气候谈判举步维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极有可能被纳入强制减排范围,面对巨大的减排压力,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构建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无疑是最可行的选择之一。目前,全球碳金融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形成了碳金融市场体系和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而我国碳金融市场刚刚起步,不仅缺乏碳金融发展的长远规划,也缺乏具体的发展对策,与国际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研究后京都时代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希望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碳市场中的话语权,为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后京都时代 碳金融 碳排放权交易 法律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7;D922.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1-12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2-14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4-16
  • 1.3.1 研究方法14
  • 1.3.2 研究主要内容14-16
  • 第2章 碳金融的溯源与概念界定16-22
  • 2.1 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源起16-18
  • 2.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6-17
  • 2.1.2 《京都议定书》17-18
  • 2.2 碳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18-20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8
  • 2.2.2 外部性理论18-19
  • 2.2.3 科斯定理19-20
  • 2.3 碳金融的概念界定20-22
  • 2.3.1 碳金融的概念20
  • 2.3.2 碳金融的特征20-22
  • 第3章 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概况22-32
  • 3.1 全球碳金融市场要素22-25
  • 3.1.1 市场结构23
  • 3.1.2 参与主体23-25
  • 3.1.3 交易产品25
  • 3.2 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25-29
  • 3.2.1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6-28
  • 3.2.2 美国区域性排放交易体系28-29
  • 3.2.3 澳大利亚排放交易体系29
  • 3.3 全球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29-32
  • 3.3.1 市场分割问题30
  • 3.3.2 交易风险问题30-31
  • 3.3.3 交易价格问题31
  • 3.3.4 知识和人才短缺问题31-32
  • 第4章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32-44
  • 4.1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32-36
  • 4.1.1 碳金融市场初步建立32-34
  • 4.1.2 碳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发展34-36
  • 4.1.3 碳金融政策相继出台36
  • 4.2 中国发展碳金融面临的问题36-41
  • 4.2.1 中国在碳交易中缺乏话语权36-37
  • 4.2.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存在的问题37-38
  • 4.2.3 中国自愿减排市场存在的问题38-39
  • 4.2.4 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尚未建立39-40
  • 4.2.5 碳金融立法和监管缺失40-41
  • 4.3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41-44
  • 4.3.1 碳金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41-42
  • 4.3.2 碳金融是国际气候谈判政治的需要42
  • 4.3.3 碳金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42-44
  • 第5章 后京都时代: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44-51
  • 5.1 中国碳金融发展路径的阶段规划44-47
  • 5.1.1 2012-2015 年,,过渡期——初级阶段的碳市场44-45
  • 5.1.2 2016-2020 年,示范期——区域性的碳市场45-46
  • 5.1.3 2021 年以后,成熟期——全国性的碳市场46-47
  • 5.2 中国碳金融规范发展的具体对策47-51
  • 5.2.1 积极参与国际谈判47
  • 5.2.2 搭建多层次国际化的碳金融市场47-48
  • 5.2.3 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48-49
  • 5.2.4 建立碳金融风险防范机制49-50
  • 5.2.5 加强碳金融法制建设50-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林冬冬;;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2 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3 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4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6 陆静;;后京都时代碳金融发展的法律路径[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7 杨波;肖苏原;田慕昕;;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8 李威;;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09年04期

9 张存刚;张小瑛;;“碳金融”发展现状、前景及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4期

10 袁定喜;;我国碳贸易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905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05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