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依法抗争中的“法院不受理”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8:05

  本文关键词:依法抗争中的“法院不受理”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依法治国 环境抗争 依法抗争 环境诉讼 法院不受理


【摘要】: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提升,环境抗争事件时有发生,底层社会日益重视通过依法抗争维护自身权益,但时常遭遇"法院不受理"困境。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案件不符合受理条件,法院依法作出不予受理裁决,二是鉴于案件的敏感性等因素,法院不愿受理或不敢受理。其中,后一种类型的"法院不受理"源自利益链条或行政干预,主要存在于环境受损者的抗争维权、环境公益诉讼以及行政诉讼等环节。"法院不受理"产生了深刻的社会效应,导致环境公正受阻、司法认同危机、信访洪峰压力增大,并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法院不受理"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破解"法院不受理"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契机,但关键还在于推动司法独立。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依法治国 环境抗争 依法抗争 环境诉讼 法院不受理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洋污染事件中渔民的环境抗争研究”(陈涛主持,编号为13CSH0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6;D925.1
【正文快照】: 在抗争政治中,底层社会日益重视依据法律开展活动,这对于规避政治风险和促进抗争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李连江与欧博文(Kevin O’Brien)提出了“依法抗争”(rightful resistance)这一经典的解释框架——“依法抗争”即“以政策为依据的抗争”(policy-based resistance),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晏;;中国环境司法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胡耘通;陈德敏;;环境审判专门化的分析与展望——以我国环保法庭模式为切入点[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杨解君;;“法治”怯场之后——以环境治理困局的突破为分析对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陈亮;;环境公益诉讼“零受案率”之反思[J];法学;2013年07期

5 冯一文;;管辖选择权: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之一剂良方——基于行政诉讼中“官官相护”滋生“告状难”现象的分析[J];河北法学;2012年04期

6 吕忠梅;论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胡元梓;;中国民众何以偏好信访——以冲突解决理论为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朱力;龙永红;;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的凸显与调控[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丁岩林;;超前抑或滞后——环保法庭的现实困境及应对[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02期

10 张继焦;;“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J];思想战线;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维福;;论环境行政补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范纯;;巴西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评析[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3 崔金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法解释与制度构造[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1期

4 刘辉;马文哲;周莹莹;;论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张晏;;相邻关系制度对环境侵害的救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铮;;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构建模式及立法建议[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7 张兰;孙绍伟;;我国环境诉讼的困境及原因剖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朱鹤群;;“解释论”语境下的环境侵权私法救济——以《侵权责任法》第65、66条为中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程基厚;;论环境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J];当代经理人;2006年17期

10 熊英;别智;;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路与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孟婵娟;;浅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宋春香;周庆春;;水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崔金星;;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问题探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梅双;;林权纠纷ADR方式简述[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陈泉生;林哲森;;论我国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的设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潘弘;王亚楠;;贵州省在区域合作框架下坚持“环境权”理念之必要[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杨武松;;试论我国环境公害防控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王宝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A];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文燕;;论环境侵权社会责任的应然状态[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晓春;法治视野中的民间环保组织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周晨;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钟瑞栋;民法中的强制性规范[D];厦门大学;2007年

5 邓建志;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倪静;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庄敬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汤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立立;对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模式的思考[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黄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锦辉;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伟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于海涛;WTO体制下的贸易与人权问题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e,

本文编号:90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0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