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高消耗,气候变化问题也日益严重,给人类生活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际社会的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角度阐述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的完善问题,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首先说明了气候变化的定义,其次说明了气候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最后说明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威胁,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间接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生活,所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十分紧迫。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应对。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及《京都议定书》后的缔约方大会及取得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个专门法律文件,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第一次设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境保护文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接着介绍了《京都议定书》后所召开的缔约方大会和取得的成果。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这些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法律措施和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研究来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阐述了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说明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立场,然后介绍了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框架,最后说明了我国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和对策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宏观上的法律体系问题和微观上的具体的法律机制问题。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的完善。首先说明了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对策的一个指导思想和三个基本原则,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对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 法律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次8-10
- 1 引言10-12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10-11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11-12
- 2 气候变化问题概述12-15
- 2.1 气候与气候变化12
- 2.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2-13
- 2.3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3-15
- 3 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应对15-24
- 3.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19
- 3.1.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定15
- 3.1.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15-16
- 3.1.3 公约的任务16-18
- 3.1.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评价18-19
- 3.2 《京都议定书》19-22
- 3.2.1 《京都议定书》的制定与生效19-20
- 3.2.2 《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20-21
- 3.2.3 《京都议定书》的评价21-22
- 3.3 《京都议定书后》的缔约方大会及成果22-24
- 4 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措施24-30
- 4.1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和对策24-25
- 4.2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与对策25-27
- 4.3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与对策27-28
- 4.4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8-30
- 5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和问题30-36
- 5.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30
- 5.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30-31
- 5.3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31-32
- 5.4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对策存在的问题32-36
- 5.4.1 法律体系不健全33-34
- 5.4.2 具体的法律制度不完善34-36
- 6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对策的完善36-46
- 6.1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6-38
- 6.2 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体系38-41
- 6.3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41-46
- 7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作者简历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莹;孙磊;;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2 陈廷辉;;全球温室气体控制法律和政策的新动向[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田华,王建兵;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翟勇;;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肖国兴;;能源效率与法律制度的 理性选择[J];环境保护;2005年12期
6 杨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律调整机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蔡守秋,张建伟;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杨兴;刘最跃;;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缺陷及其对策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9 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艳萍;国际气候政治博弈及中国的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制度评析[D];外交学院;2006年
3 徐文文;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4 毛媛媛;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6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3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