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环境健康损害的国家补偿与理论依据和制度构建
本文关键词:析环境健康损害的国家补偿与理论依据和制度构建
【摘要】:传统国家补偿责任以特定国家行为的可归责性作为立论依据,强调具体的因果关系与填补个别损害,因而在因环境污染所致广大受害人健康损害救济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环境健康损害的国家补偿责任属于衡平补偿责任的一种,社会国原则构成其宪法基础,社会连带思想成为其直接的法理依据,而分配正义理念则为其提供了伦理支撑。其制度构建应着重从补偿的成立要件、补偿资金的筹集与管理、补偿支付的范围及标准、补偿支付的程序等方面加以设计。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九江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健康损害 国家补偿 理论依据 制度构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20025)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FX12)
【分类号】:D912.1
【正文快照】: 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污染而酿成的人群健康损害事件屡屡发生,并引发多起群体性事件①,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健康损害问题,除了从源头上强化政府的环境健康损害风险规制,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防止环境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之外,如何妥善应对已经酿成的健康损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明德;王京星;;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价值定位及改革方向[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2 张梓太;张乾红;;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3 阳露昭;王宏伟;;论我国环境污染损害公共补偿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婵娟;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鹿;梁鹏;;商法风险分配机制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管莹;;侵权法在刑法领域中的形态与冲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黄春;;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赛;蓝楠;;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4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8 韩春晖;;民主:一种世俗化的实践理性——评熊彼特的民主观兼谈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9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10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叶传禄;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娟;论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2 周珂,杨子蛟;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综合协调机制[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3 马栩生;;环境侵权视野下的因果关系推定[J];河北法学;2007年03期
4 赵红梅;李修棋;;无过错污染受害者补偿救济的理论与制度选择——一种社会法的观察视角[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5年00期
5 王曦;胡苑;;美国的污染治理超级基金制度[J];环境保护;2007年10期
6 杨润高;李红梅;;国外环境补偿研究与实践[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02期
7 冯晓青;;论利益平衡原理及其在知识产权法中的适用[J];江海学刊;2007年01期
8 吴忠民;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风险与社会安全运行——当前中国重大问题研究报告之一[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9 陆文华;美国环保超级基金的成就与不足[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948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4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