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损害的私法救济
本文关键词:生态损害的私法救济
【摘要】:生态损害突破了单纯的私益侵害的范畴,与传统侵权法并不完全相融,它需要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救济。从私法的角度来看,这一新的损害类型对侵权行为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制度建设带来了挑战,要求民事法律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为生态损害救济提供权源基础和直接法律依据。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生态损害私法救济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制和实际国情,探索建立环境人格权制度、环境保护相邻关系制度、环境地役权制度、环境容量使用权制度,完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损害 环境利益 环境容量 私法救济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2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研究》(CLS(2012)C83—1) 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低碳背景下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法律路径》(2010SJB820007)
【分类号】:D912.6
【正文快照】: 当前,“生态损害”不断在学理上和司法实践中被提出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现行侵权责任法等民事法律制度却无法将之纳入救济范围,从而支持相关索赔和环境责任承担。本文探讨传统侵权法如何突破既有局限,并与其他民事法律制度相结合,为生态损害的私法救济发挥重要作用。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元元,李晓华;环境容量使用权的法理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2期
2 占红沣;;哪种权利,何来正当性——对当代中国排污权交易的法理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竺效;;比利时民事侵权法适应环境损害现代化之研究[J];法律适用;2007年12期
4 王树义;刘静;;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探析[J];法学评论;2009年01期
5 肖岳峰;;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J];河北法学;2009年02期
6 姚辉;;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刘长兴;;论环境人格权[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00期
8 曹树青;;环境地役权探究[J];科技与法律;2006年04期
9 江必新;刘润发;;论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立法完善——以民法的社会化为视角[J];求索;2008年01期
10 徐祥民;邓一峰;;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J];法学论坛;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佑海;[N];中国环境报;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斐;;构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管莹;;侵权法在刑法领域中的形态与冲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张荣芳;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法律冲突与协调[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李华;;医疗费用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之研究——兼评新《保险法》第46条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娟;;专利侵权诉讼中实际损失之确定标准——美国的经验[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萱;沈晓悦;夏光;;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贺红艳;;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学分析[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秋妹;戚道孟;;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伊媛媛;;物权生态化下的用益物权的新发展[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顾向一;;环境权保护在我国物权立法中的体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丛忻;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袁苑;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法制的思考与建议[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孙云文;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红沣;;哪种权利,何来正当性——对当代中国排污权交易的法理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王利明;;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邓海峰;罗丽;;排污权制度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赵红梅,于文轩;环境权的法理念解析与法技术构造——一种社会法的解读[J];法商研究;2004年03期
5 王利明;;我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制度的构建[J];法学家;2003年04期
6 张新宝;;侵权法立法模式:全面的一般条款+全面列举[J];法学家;2003年04期
7 李新天;;对人格权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J];法学评论;2009年01期
8 李东慧;试论当代民法的环境伦理观[J];法学;2001年06期
9 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J];法学;2003年03期
10 竺效;;反思松花江水污染事故行政罚款的法律尴尬——以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为视角[J];法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明春;[N];中国海洋报;2004年
2 杨 威 李明春 朱瑞良;[N];中国海洋报;2004年
3 王毅;[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敏;论我国船舶油污民事立法的完善[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2 杨瑞英;惩罚性赔偿在环境侵权责任中的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陶李;船舶油污侵权损害赔偿范围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陆文彬;论环境民事赔偿责任社会化[D];福州大学;2006年
5 李勇;船舶油污自然资源损害赔偿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6 黄莹;美国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探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金聪;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里拉;;环境里的“心”声音——浅论环境人格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2 田茂兴;;论环境人格权的确立及其法定内容[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3 杨洪;;环境人格权初探[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4 王家瑛;;浅谈环境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J];青海环境;2006年02期
5 邓江凌;;环境人格权刍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长兴;;论环境人格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超;环境人格权民法保护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2 高莹莹;环境权的私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8年
3 蔡秀英;论环境人格权的民法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4 罗政;论环境人格权及其损害救济[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6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5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