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本文关键词: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摘要】:大多数的矿山企业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经济利益却常轻视环境利益,进而难免导致了原有的矿山环境日益趋于恶化,甚至进一步会威胁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地发展。因此,如何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遏止矿山企业的不合理的行为从而实现矿山环境的可持续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均不得不面临的紧迫性的问题。虽然各个国家的实际的具体的国情以及用于管理矿山环境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是,为了能够保证矿产资源被合理、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矿山环境得到很好地治理和恢复,矿业发达的国家普遍都建立和实施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以便于能够有效地运用经济手段来激励矿山企业将矿山环境的成本内部化。相比之下,我国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探索还仍然处在初级的阶段,我国应加大对此进行研究的力度,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法律以及管理的体系,从而确保能够促使我国的矿山环境得到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围绕了这一个目标,运用了资料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第一章阐述了与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相关的一些基本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外部性理论以及可持续的环境生态价值理论来探讨了该制度的必要性和价值目标,并在这一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应然、实然涵义及其法律性质。 第二章以我国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对这一项制度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之后,指出了我国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所仍然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比较地分析这一项保证金制度能够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得到很好的实施的原因,进而总结出了对健全我国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有益的几点启示。 第四章在前几章的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对完善我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法律体系的几点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矿山环境 治理恢复 保证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X3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2
- 第一章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基础问题12-24
- 1.1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将矿山环境问题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13-15
- 1.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价值目标——实现矿山环境可持续发展15-17
- 1.3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涵义17-19
- 1.3.1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实然涵义17-18
- 1.3.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应然涵义18-19
- 1.4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法律性质19-24
- 1.4.1 关于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法律性质的主要观点19-21
- 1.4.2 界定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法律性质的关键点21-24
- 第二章 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24-34
- 2.1 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现状24-29
- 2.1.1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国家政策以及立法24-25
- 2.1.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收缴以及监管部门25-26
- 2.1.3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缴存方式26-27
- 2.1.4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返还及使用27-28
- 2.1.5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复审程序28-29
- 2.2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存在的缺陷29-34
- 2.2.1 立法效力低、冲突严重29-30
- 2.2.2 机构设置及职责划分有待廓清30-31
- 2.2.3 仅规定了现金的形式31-32
- 2.2.4 复审程序不健全32
- 2.2.5 缺乏公众参与32-34
- 第三章 美、加、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及其启示34-43
- 3.1 美、加、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34-37
- 3.1.1 美国的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34-35
- 3.1.2 加拿大的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35-36
- 3.1.3 澳大利亚的矿山环境恢复履约保证金制度36-37
- 3.2 美、加、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7-43
- 3.2.1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立法体系健全38
- 3.2.2 机构的设置清晰且各个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38-40
- 3.2.3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形式多元化40
- 3.2.4 复审程序具体明确40-41
- 3.2.5 强调公众参与的程序41-43
- 第四章 完善中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构想43-48
- 4.1 理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立法体系43-44
- 4.2 统一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主管部门44-45
- 4.3 扩充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形式45-46
- 4.4 完善复审程序46-47
- 4.5 明确纳入公众参与程序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俊;魏俊浩;毕志超;;我国矿山复垦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2 才惠莲;严良;;我国矿地复垦立法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李虹;王永生;黄洁;;美国矿山环境治理管理制度的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2008年01期
4 曹新元;加拿大安大略省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7期
5 徐曙光;;国外矿山环境立法综述[J];国土资源情报;2009年08期
6 ;国土资源部公布上半年统计数据[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09期
7 孙贵尚;;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体系构成研究[J];现代矿业;2009年05期
8 孙玉峰;;我国矿区系统复杂性探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9 程琳琳;朱磊;李宗明;;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类型及形式初步设计[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6期
10 任巍;;资源环境短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讨;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源;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顾宁博;中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立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吕丹;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杰;土地复垦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牛艳春;平顶山市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叶晨;中美矿山土地复垦立法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吴顺发;矿区生态重建保证金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冯胤卿;我国土地复垦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10 宫照魏;我国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1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6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