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正义”与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目标和制度选择
本文关键词:“气候正义”与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目标和制度选择
【摘要】:气候正义是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过程和所有方面对相关主体的正当性价值进行协调的价值体系,它是被作为一个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综合概念来理解的。在价值论上,气候正义应当包括安全、平等、公平以及自由、效率等价值;在方法论上,气候正义应当提供一个自由居首,但首先受制于作为底限的安全价值,其次受制于公平和平等价值的价值序列;在实践论意义上,气候正义应当体现为可实施的法律规范。中国正在起草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这是对气候正义实践论意义的践行。在此过程中,应当正视气候正义在国内法落实中面临的问题,坚持气候正义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一致性,坚持气候正义在国内不同区域、行业间适用的一致性,坚持气候正义与无悔政策的结合,在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则以及法律制度设计方面体现气候正义的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法学》杂志社;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正义 无悔政策 气候变化立法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68;P467
【正文快照】: 引言对气候正义问题的关注可以视为环境正义运动向具体领域的延伸。环境正义运动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其起因是废物处理设施和肮脏工业在贫困有色人种社区的不均衡分布,最初以一种反环境种族主义的姿态出现,其实质是关注环境平等(environment equity),反对环境负担不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强,刘嘉麒,贺怀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源与汇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2 李春林;;气候变化与气候正义[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十二五”各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J];节能与环保;2012年02期
4 周丽;张希良;;关于地方碳强度下降目标考核的若干建议[J];科技导报;2013年23期
5 黄之栋;黄瑞祺;;全球暖化与气候正义:一项科技与社会的分析——环境正义面面观之二[J];鄱阳湖学刊;2010年05期
6 冷罗生;;中国自愿减排交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丁丁;;开展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能源;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杨兴;;国际环境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范彩玲;高向阳;朱保安;;温室效应及其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4 朱学群;刘音;顾凯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5 王燕,顾小琳;环境法制观念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刘文燕,焦华;论生态侵权[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7 李莉;;上海市湿地立法相关法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8 欧阳丽;;论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博弈态势的历史演进[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彭峰;;环境法中“风险预防”原则之再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宋豫,吴宇;尚未出生的后代的环境权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彭晓琼;;从MEAS角度论WTO规则对相同产品的界定[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4 屈广清;陈小云;;WTO规则下我国TBT法律体系构建与完善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5 杨永芳;;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管纪尧;;浅议国际河流水权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柯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长三角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宏霞;张树兴;;论国际合作中我国风险防范法治建设——以福岛核泄漏为背景[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10 王世进;张津;;论风险防范视野下我国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的立法完善[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芳;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纪晓昕;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底生物多样性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仲辉;亚热带杉木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通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鹿杰;胶州湾湿地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窦会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丁丽;后京都气候变化协议的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冯莹;欧盟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芸;中国碳交易现状与实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巍巍;河南省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蕾;臭氧层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心航;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继明;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主要温室气体(GHG,CH_4、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航;;构建自愿减排市场 开拓碳交易之路——企业自愿减排在行动[J];产权导刊;2009年10期
2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4 袁道先;;碳循环与全球岩溶[J];第四纪研究;1993年01期
5 刘强,刘嘉麒;北京斋堂黄土中主要温室气体组分特征[J];第四纪研究;1999年05期
6 沈承德,,易惟熙,刘东生;CO_2全球循环及其同位素示踪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5年01期
7 袁道先;“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8 冷罗生;;日本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及启示[J];法学杂志;2011年01期
9 于定勇;;构建中国碳排放交易体制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1期
10 丁浩;张朋程;霍国辉;;自愿减排对构建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作用和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苏春;徐峰;;气候正义:何以可能,何种原则[J];江海学刊;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晓鲜;气候正义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鲍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适用对中国的挑战及其对策[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8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681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