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2:14

  本文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饮用水源 饮水权 健康权 完善建议


【摘要】:农村饮用水源的状况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时代,如何保障农民的生命健康权、饮水权和环境权,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然而,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只能说是从大体上保证了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的供给平衡。由于大多数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时间较早,部分内容已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法律体系、规范内容、水源监管、执法力度等方面存在缺陷,不能保障农民的各项法律权利,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显得格格不入,无法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此,笔者将文章分为四部分,系统地研究了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具体而言: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从基本理论着手,阐述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基本问题,对其内涵做出了界定,区分了水源、饮用水与饮用水源之间的异同;在环境法的视野下,介绍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即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水源质量保障制度、应急预警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方面;并详细地说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体现了对农民生命健康权、饮水权、环境权的重视,,且也与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息息相关;最后,说明了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的两点重要意义,一是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二是深化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本文的第二部介绍了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且对我国在保护农村饮用水源中具体存在的六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饮用水源的保护区划分不合理、缺乏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等等问题。这就说明了我国农村的饮用水普遍存在隐患,例如,在攀枝花市仁和区的农村饮用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中就指出,仁和区14个乡镇的农村人口总数为近14万,全区约有5万人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占居了全区农村人口的37%。其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饮用水水质不符合国家的标准、饮用水水量不充足、水资源短缺,按照人口比例计算,水质不达标的人口占居近总人数的一半。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类似的情形,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本文的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四个国家对饮用水源的法律保护,并总结了借鉴意义。如在应急预警制度方面,我们就应该做好水污染预防管理工作,对各种污染源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源进入饮用水之中,有效地防止和减少饮用水污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的第四部分针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六点建议,如建立完善的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的法律体系、科学划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等等措施,以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例如,浙江省就要求增加财政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的力度;强化对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注重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整合与治理,加强对水资源的税费征收。 总之,在法治社会的环境中,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已经成了我国保护水资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 饮水权 健康权 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3
  • 1 概述13-23
  • 1.1 研究现状综述13-14
  • 1.2 农村饮用水源的内涵界定14-15
  • 1.3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15-18
  • 1.4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必要性18-21
  • 1.4.1 实现农民的生命健康权18-19
  • 1.4.2 实现农民的环境权19-20
  • 1.4.3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一致20-21
  • 1.5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21-23
  • 2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23-29
  • 2.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24
  • 2.2 我国对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不合理24-25
  • 2.3 忽视对农村饮用水源的保护25-26
  • 2.4 饮用水水源水质和水量的标准存在缺陷26
  • 2.5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应急预警制度不健全26-27
  • 2.6 未建立合理的农村饮用水源生态补偿制度27-29
  • 3 国外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及其经验借鉴29-37
  • 3.1 美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29-31
  • 3.1.1 立法概况29
  • 3.1.2 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制度29-30
  • 3.1.3 饮用水源监管制度30-31
  • 3.2 德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31-32
  • 3.2.1 立法概况31
  • 3.2.2 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制度31-32
  • 3.2.3 饮用水源应急处置机制32
  • 3.3 日本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32-34
  • 3.3.1 立法概况32-33
  • 3.3.2 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制度33
  • 3.3.3 饮用水源的应急处理机制33-34
  • 3.4 以色列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制度34-35
  • 3.4.1 立法概况34
  • 3.4.2 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制度34-35
  • 3.4.3 饮用水源的预防监管制度35
  • 3.5 经验借鉴35-37
  • 4 完善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制度的建议37-44
  • 4.1 建立完善的农村饮用水源的法律体系37-38
  • 4.2 科学划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38-39
  • 4.3 实现城乡的同步发展建立社区保护制度39-40
  • 4.4 提高农村饮用水源的水质和水量40-41
  • 4.5 建立农村饮用水源应急预警制度41-42
  • 4.6 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机制创新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7期

2 李建新;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4期

3 莫吉武;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4 曾文革;付良鹏;;西部地区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李豫川;以色列的水政策[J];国际论坛;1999年03期

6 汪劲;从日本水污染防治立法,探讨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J];上海环境科学;1995年07期

7 胡浩民;马步广;;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8 张戈跃;;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的社区保护制度构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冷建飞;杜晓荣;;农村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初探[J];水利经济;2009年04期

10 龚安国;蒋吉;;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建设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记平;我国饮用水保护立法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沈连继;饮用水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曾瑞胜;浙江省农村饮用水现状评估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科;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5 许珂;环境友好型社会下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雷刚;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立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莉;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与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许恩信;饮用水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郝鹏;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戈跃;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0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70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