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夫妻间生育权纠纷解决机制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夫妻间生育权纠纷解决机制
【摘要】: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生育权作为一种妇女权利得到了法律的认可,2001年法律又确认了公民生育权,但是法律对生育权的规定更多是宣言性质的。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越来越多和生育相关的纠纷,,特别是夫妻之间,这些纠纷有丈夫诉妻子擅自堕胎侵犯其生育权的纠纷、夫妻间生育因协议引发的纠纷、丈夫诉妻子通奸生育侵犯其生育权的纠纷等,形形色色的生育权纠纷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道德以及其他社会机制的无力,而越来越多的相关问题被诉诸法院,也说明了生育权纠纷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本文从夫妻间生育权纠纷案例出发,分析夫妻间生育权纠纷性质、类型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夫妻间生育权纠纷的构想。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引入本文讨论的重点,即如何界定夫妻间的生育权纠纷以及如何解决夫妻间生育权纠纷。第二部分为夫妻生育权的概述。介绍夫妻生育权的具体概念、性质和内容等。第三部分介绍了夫妻间生育权纠纷的界定和解决,把夫妻间的生育权纠纷分为侵权纠纷和权利冲突引发的纠纷两种。第四部分介绍我国现行夫妻间生育权解决机制,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夫妻间生育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想,主要有法律解决机制的完善和非法律解决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生育权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 解决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 案例引发的问题9-13
- (一) 案例介绍9-10
- (二) 案例引发的问题10-11
- (三) 本文讨论范围的界定11-13
- 二、 夫妻生育权概述13-20
- (一) 生育和生育权概念13-15
- (二) 夫妻生育权概念15-16
- (三) 夫妻生育权的性质16-18
- (四) 夫妻生育权的主要内容18-20
- 三、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认定与处理20-29
- (一)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产生的原因20-23
- (二)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的认定23-26
- (三)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的解决26-29
- 四、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构想29-36
- (一)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与不足29-31
- (二) 我国夫妻间生育权纠纷法律解决机制的完善31-34
- (三) 夫妻间生育权纠纷的其它解决机制34-36
- 结语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梅;;为男性生育权讨回个说法[J];法治时代;2003年08期
2 李冬;;论在押犯的生育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殷秀丽;;生育权热点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9年02期
4 于晓琪;对我国立法中生育权主体的评价与思考[J];人权;2003年03期
5 高玉玲;;论生育权的主体——兼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0条第2款[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张静;;生育权主体范围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7 周征;生育权的私权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付翠英;李建红;;生育权本质论点梳理与分析[J];法学杂志;2008年02期
9 欧阳恩剑;;论生育权的历史和性质[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3期
10 龚丽梅;刘宜军;;论我国生育权的法律保护[J];海峡法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禾;;我国自然资源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略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徐军;常永明;;论纠纷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雷兴虎;;商法的独立与独立的商法[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李光宇;马凌;;论完善经济立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邱润根;;私法治理:金融法制的理念回归[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李昕;;目的主导的公法人组织形态类型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石佑启;张显伟;;村民自治: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村委会选举中选民资格纠纷解决机制探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宋迎军;哈伯先;刘艳梅;徐振增;付文明;;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策论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王琦;王菲;;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丛培国;;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的刑事责任角度[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欣 王克楠;司法ADR与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之完善[N];法制日报;2001年
2 潘福仁 徐 俊;我国非正式纠纷解决机制之检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4 黑龙江大学 刘刚;国际视野下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黄旭;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吕坤良 本报实习生 赵彦杰;多元架构:和而不同谱交响[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吕坤良 本报通讯员 张辉;多元化解:梯级过滤定纷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记者 闫继勇;山东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高中杰 秦电明;临桂法院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记者 陈永辉 吕爱哲;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 积极推动建设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3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颜t
本文编号:103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0317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