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
本文关键词:法律新范式:通过法制建设社会——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文本与体系分析
【摘要】: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大陆反家暴法制进入重要阶段,然而,这一草案尚有若干大的缺陷。就如何运用法治促进社会建设,结合反家暴的现实难点和需求,台湾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制构建的思路和范式,无疑值得学习。台湾以《家庭暴力防治法》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家庭暴力防治网络,提供了一个将社会科学观点转化为法制构建、法制构建与社会建设双向互动的范例。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是一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立法,综合了民事、行政、刑事、社会各法律部门,围绕着家暴防治法,形成了庞大的、融社会政策于其中的法规体系。其显著特点是,围绕家暴防治的社会学规律和受害人、加害人、法律工作者的需求,集合了几个方面的要求:(1)对被害人及未成年人的保护性、扶助性、救济性;(2)对加害人的强制性、惩罚性、治疗性;(3)对法律工作者的辅助性。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云南大学法治云南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13BFX034)
【分类号】:D927;D923.9
【正文快照】: 在《背景与策略: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过程研究》中,1笔者对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修法过程进行了回顾总结,而本文所要做的是,就台湾现行《家庭暴力防治法》及其配套的法规、关键性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2以期对台湾家庭暴力立法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有较为全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凤仙;反抗与妥协——家庭暴力受害者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2 王启梁;;背景与策略: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过程研究[J];社会学评论;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华;周琨;;她为什么不离开?——对家庭暴力中受虐妇女的社会心理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王凤仙;怎样报道家庭暴力[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2期
3 王志华;;家庭暴力中受虐妇女的社会心理分析——她为什么不离开?[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6期
4 吕可;;我国婚姻暴力的一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仲鑫;;中国家庭暴力研究评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何蕾;宋健;;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公共政策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沈文捷;;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薇娜;;基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家庭暴力研究的局限性[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陈璇;夏一巍;;农村婚姻暴力风险因素及性别差异分析——基于湖南748份问卷调查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张平华;;认真对待民事保护令——基本原理及其本土化问题探析[J];现代法学;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秀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平等地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玲;从农村妇女自杀现象透视“三农”问题的严峻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玉荣;当代城镇蒙古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的社会学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俊琳;亲密关系暴力:一般家庭的发生率、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黄苑泽;社会工作方法对家庭夫妻暴力介入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竞;关于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7 李少君;亲情犯罪的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洪祥;闫晓玲;;吉林省长春市2008至2010年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实践情况的调查报告[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2 陈苇;段伟伟;;法院在防治家庭暴力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案件情况为对象[J];河北法学;2012年08期
3 王小丹;;清代丈夫惩戒权研究——从《刑案汇览》中看理与法容忍的家庭暴力[J];理论界;2012年04期
4 徐安琪;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02期
5 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年01期
6 王启梁;;为了生活使用暴力与暴力对生活的毁灭——暴力性私力救济发生的结构性原因之法律社会学考察[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2期
7 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J];浙江学刊;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预防、减少家庭暴力我们应该做什么[J];文明与宣传;2002年11期
2 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晋,郭漪;家庭暴力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妇运;2002年09期
4 党日红;警察干预家庭暴力若干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高绍先;高飞;;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荣维毅;整合力量 推进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研究与行动[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1期
7 杨青松,邓克平;家庭暴力的现状与防治——以广州地区为例[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8 赵颖;丹麦警察对家庭暴力的干预[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王明美,郑百灵;家庭暴力:概念、现状、成因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10 郑建波;关于防范和惩治家庭暴力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当代中国家庭暴力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江文庆;杜亚松;;家庭暴力环境:儿童虐待的形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飞;;浅析家庭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4 黄克界;;论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符琼芬;孙雨寒;;家庭暴力案件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秀慧;;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的影响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群华 潘华虹;为何产生家庭暴力 半数公众不知内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2 周华 邓苏勇;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暴力防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3 福联;应明确规定制止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4 陈本建;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非法律方式解决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胡建辉;反家庭暴力不只是家务事[N];法制日报;2002年
6 夏吟兰;在妇女人权框架下研究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4年
7 杨宣筑;省妇联维权工作会议提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N];贵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丁国元;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N];工人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袁琳 本报实习生 罗庆雯;透视家庭暴力[N];广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高翠清;让家庭暴力远离妇女儿童[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唐丽娟;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田坤;论我国家庭暴力的行政干预[D];湘潭大学;2009年
9 苏映红;遏止家庭暴力的合作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清;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机制的缺陷与对策[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9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3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