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摘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法》中新增加的制度。如何适用和完善这一制度为理论界所关注。文章试图从立法反思、立法定位、立法完善诸环节就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一深入探讨 ,以有益于该制度的完善与操作。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已于2 0 0 1年4月2 8日正式施行。修正后的《婚姻法》不论从编章体例看,还是从制度架构看,均较原《婚姻法》有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既体现为侧重于对热点、难点问题的立法,顺应了稳定婚姻家庭关系的需要;又体现为对立法空白的填补,顺应了完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洪波;对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J];当代法学;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徐志红;郝守则;;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适用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毛传杰;略论表见代理[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6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李腾宇;论缔约过失责任法律制度[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岳红强;;论侵仅行为法的公平责任原则[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张莉丽;辨析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马忆南;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晓飞;;国外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对我国损害赔偿立法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赵莉;;我埋单你受益——从银行房贷合同看“霸王条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歌雅;;中俄收养制度的共时性审视[A];《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与法制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湘兰;向明华;;司法拍卖船舶的瑕疵担保问题[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晓龙;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索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文秀峰;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司坡森;论国家补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周学峰;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吴卓;我国证券交易所法律形态和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新华;小额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消费者保护——英美法的借鉴与中国相关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学;2000年
2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申建平;物权变动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陈智俐;权利质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孙志红;借鉴《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傅立英;论票据无因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杨强;网络时代版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张玲;无效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郭洪涛;汽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建依;论精神损害赔偿[J];当代法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月;;新中国60年婚姻立法改革述评:基于性别平等的观察与前瞻[J];海峡法学;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晶晶;离婚损害赔偿不该陷入尴尬境地[N];江苏经济报;2011年
2 苏家成;离婚损害赔偿待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中国政法大学 巫昌祯;离婚损害赔偿待完善[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卞正鲁;离婚损害赔偿实践中为何屡遭尴尬[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王明华;离婚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虹 口;离婚损害赔偿诉请胜诉少[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师正平 李 栋;离婚损害赔偿的三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沈杨;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应予关注[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孙同勇;离婚损害赔偿中的两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边晓斌;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与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樱山;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与操作[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朱缪萍;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难问题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佟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汪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叶新发;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朴婷;中韩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徐飞;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大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钱叶卫;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10 曾曼;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156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5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