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 婚姻法 父母 子女
【摘要】: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文献均倡导规定,在处理与儿童有关的问题时,应以儿童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或司法实践中都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儿童利益,我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对儿童利益的保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2001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至今尚未明确规定“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为实现我国宪法有关“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承诺,故亟须在我国婚姻家庭法中确立儿童最大利益的优先权准则,并对相关法律制度予以修改和完善。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自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最早提出“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①的国际性指导原则以来, 1979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②和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都作出了“儿童最大 利益优先原则”③的倡导性规定。在当今世界,“更加注意尊重和保护儿童利益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忆南;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陈鹿林;;论离婚自由的限度——兼论我国离婚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2006年06期
3 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韩成军;关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田丹;;中国大陆、港、澳、台离婚制度比较研究[J];前沿;2006年11期
6 王歌雅;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求是学刊;2004年04期
7 陈苇;婚姻法修改及其完善[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8 张华贵;关于夫妻暴力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李洪祥;我国离婚损害赔偿之规定存在的不足与完善[J];行政与法;2005年09期
10 童付章;完善我国结婚登记制度[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魏小军;遗嘱有效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道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飞;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问题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3 黄小舫;中国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牛玉萍;我国90年代婚姻家庭观念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赵雅红;论事实婚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占清;夫妻债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余艺;英美法上的离婚扶养费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秦志远;非婚同居法律规制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进;论非婚同居和“同性婚姻”[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魏绪巧;同性结合者婚姻家庭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碧玉馨香;素素;跳跳豆;;新《婚姻法》,让他的私心可以见天日?[J];家庭之友(佳人);2011年02期
2 王乐;;有关《婚姻法》新解的四大猜想[J];八小时以外;2011年09期
3 姜琳琳;;舆论误读婚姻法司法解释[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8期
4 ;婚姻法应成为稳定家庭之锚[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1期
5 石渝;;假如这些西方名流碰到中国《婚姻法》[J];世界知识;2011年18期
6 曲桂珍;;与其关注房子,不如经营好婚姻[J];农家女;2011年09期
7 ;资讯[J];八小时以外;2011年09期
8 本刊编辑部;;拿什么保卫婚姻[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1年10期
9 王士荣;;《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房产条款备受瞩目[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年09期
10 袁玉芳;;建国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的政治动员评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光华;;从经济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乔岳;陈文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对婚姻选择行为激励作用的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夏秀渊;;论有条件地承认事实婚[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夏秀渊;;论有条件地承认事实婚[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关鑫;邢晓璐;;论新《婚姻法》的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王萍;;论离婚的条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董杰;赵大康;;试论我国法定离婚条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王德意;巫昌祯;陈建军;;婚姻领域的违法行为[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9 关鑫;;论离婚案件中公司(企业)股权的分割[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罗张进;;试论探望权案件的执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冰 杨汉华;对婚姻法第三十一条适用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5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巫昌祯;我与婚姻法[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李娜;东柏坡村婚姻法寻“根”记[N];法制日报;2010年
4 徐爱国;同性恋与现代婚姻法的冲突在何处[N];法制日报;2010年
5 查民;加查县 婚姻法宣传见成效 婚登率提高显著[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宗边;最高法院就婚姻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实习生 尤,
本文编号:1177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7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