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同性恋者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4 14:02

  本文关键词:同性恋者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性恋 基本权利 同性婚姻 法律保护


【摘要】: 同性恋是一种久远的文化现象。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堕落。同性恋人群在社会中属于少数群体。长期以来,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同性恋在强大的主流社会面前显得很弱小,他们是弱势群体,同性恋者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歧视、迫害、压力。他们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只是因为“性倾向”不同而把同性恋归为异类、变态是没有道理的。同性恋者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需要而且应该得到保障,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不能因为性趋向的不同就对他们予以歧视。目前,我国的同性恋者基本上处于地下状态,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强大压力,他们大多数都会与异性结婚,可以想见,这种做法的结果对哪一方都没有好处,同性恋者得不到幸福,同时,与之结婚的异性也同样得不到应有的幸福,主流社会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没有占有任何优势,,相反,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阻止同性恋者与同性的接触,反而还会使他们更加频繁的更换性伙伴,同性恋者感染疾病后,再传染给与之结婚的异性,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产生许多人间悲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将同性恋剔除疾病范畴,实现了同性恋的非病理化。2001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他们自身具有权利需求,而且这种权利需求没有不正当性,社会也不应该因为性趋向不同而对他们的权利不加以有利的保护。同性恋本身不是问题,但是由于同性恋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很多努力才能解决,依赖于社会的接受、法律的认可、同性恋自身的积极行动等。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同性恋的概述。在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同性恋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分类、我国同性恋者的生存现状以及同性恋是否疾病以及其与艾滋病的关系。通过这部分的介绍,使我们对同性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证实了同性恋由来已久,不是现代才有的;同性恋不是疾病,只是性倾向不同而已。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同性恋的存在,这是自然规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同性恋者的基本权利保护及其价值、同性恋者的平等权及其保护。也就是同性恋权利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从宪法的具体规定如公民平等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同性恋权利保护的踪迹。第三部分对同性恋者的婚姻家庭权进行了论述。主要介绍了婚姻家庭权设定的缘由、同性婚姻的立法例、同性婚姻或者结合的立法模式以及各国同性婚姻立法对我国的启示。婚姻是社会关系的稳定剂,婚姻会保护很多权利,它的本质是共同生活关系。同性恋者希望享有这种权利,稳定同性伴侣之间的关系,尽管传统婚姻都是异性才能享有的,但是也很难找到充分的理由来否认同性恋者不能享有婚姻权,相反,他们的权利要予以充分的重视,不能因为性倾向不同就在权利保护上有歧视。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同性恋者的权利保护。主要介绍了权利保护的必要性、权利保护的现状以及相关法律保护的建议。在这部分,笔者重点侧重于对我国同性恋者相关法律保护的完善方面。现在我国对于同性恋的相关法律规定还很不到位,很多处于空白状态,对于同性恋的违法犯罪行为需要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有效的规范同性恋的行为;对于同性恋的权利也要加以有效的保护,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来有效的规范同性恋的行为和保护同性恋的合法权利。笔者采用了对比、举例、历史、逻辑等研究方法。总之,本文通过对同性恋的介绍,旨在呼吁立法机关通过修订相关部门法,保护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同性恋者的婚姻家庭权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同性恋权利的保护,我国可以采用民事伙伴的立法模式来保障同性恋的婚姻家庭权,同时,公众也应该逐步转变观念不把同性恋作为异类,给同性恋者与正常人平等的生存环境,从而能更好的保护人权,实现同性恋与主流社会的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洁;于是;;一个同性恋者的痛悔道白[J];涉世之初;2004年02期

2 陈宝成;;于建嵘:要把权利交给农民[J];农家女;2011年08期

3 郑华;;刍议我国同性恋者婚姻权的法律规制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郝贵生;;保障和落实党员基本权利必须肃清封建主义影响[J];中华魂;2011年06期

5 曾健;陈乐;;同性恋受贿问题及其法律规制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6 李元起;郭庆珠;;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原则[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5年00期

7 陈运生;;论比例原则在基本权利保障中的适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刘建军;;论基本权利效力的理论构造——基于德、法两国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易丽;;浅谈《聊斋志异·黄九郎》的“同”与不同[J];学理论;2011年18期

10 赵娟;;美国服刑人员诉诸司法之权利的宪法保护研究——以美国宪法判例为对象[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松;;从一例双尸案看同性恋者心理特征[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二言;;美国同性恋权益状况简介[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3 曾庆琪;;同性恋问题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新华;;浅议食品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陈少君;戴新民;李顺来;纪红;;武汉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调研试析[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孙玉显;闻学亮;;同性恋2例浅析[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士j;陈海燕;;预防艾滋病 应该重视同性恋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周正猷;;试论中国同性恋研究的科学取向——兼评《中国同性恋研究》一书[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郭鑫;井世洁;;社会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金萍;;同性恋之伦理法律探析[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洪奇;切实维护官兵的基本权利[N];人民武警;2003年

2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陈克勤;同性恋者遭枪击 以社会矛盾加剧[N];光明日报;2009年

3 美国《时代》杂志 本报特约编译 尹林标;亚洲“第三性”风起云涌闹革命[N];世界报;2009年

4 记者 黄蓉芳 通讯员 曾桂敏;国人对同性恋者更宽容[N];广州日报;2011年

5 江晓原;三城记:一段燃情岁月[N];东方早报;2009年

6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肖蔚云;公民有何基本权利和自由[N];人民日报;2002年

7 赵修娟;疼痛也分“好”和“坏”[N];健康报;2004年

8 唐俊;善待水就是善待人的基本权利[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文学军;婚姻合法:同性恋该与不该[N];经理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阮帆;专家解析中国首例同性恋网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仁华;美国鲍尔斯案的历史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仰文;私有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7 赵蓁祥;台湾地区现行行政赔偿责任制度的重塑[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戴永亮;行政强制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臧彦;欧盟法律一体化的人权基础[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喜;同性恋者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魏绪巧;同性结合者婚姻家庭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冯浩;论同性恋者婚姻权[D];吉林大学;2007年

4 艾燕;中国同性恋权利与立法思考[D];重庆大学;2008年

5 袁庆东;同性恋者权利平等保障之法理基础[D];苏州大学;2006年

6 沈俊丽;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胡丁维;社会宽容表象下的社会排斥泰国同性恋亚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邵廷娟;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常立;社会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施友朋;从《台北人》到《纽约客》的突破[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51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251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5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