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罗马婚姻制度的演变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Roman law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its marriage system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marriage with husband power" to "marriage without husband power". The condition of marriage status and the system of divorce have also changed, reflecting the progressive trend of Roman marriage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54;DD91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7 高德辉;;浅析表演代理的不可行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海明;;论罗马法上债的保全——以反欺诈债权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王超;;论古罗马妇女的财产地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马春元;;所有权概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忠权;任丽敏;杨红;;浅析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唐清利;;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司法选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峰;;CISG中卖方的“货物与合同相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邱秋;;从公共信托原则的功能变迁看绿色财产权理论的建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10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庆;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齐艳;论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泉泉;论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及其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志强;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设立[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婷;融资融券业务担保法律制度选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轩民;周华;;罗马法婚姻制度的价值基础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谭建华;;从罗马婚姻制度的演变看罗马妇女法律地位的变化[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3 刘长才;;谈罗马法中有关夫妻财产关系的理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4 苏静;论当代甘孜彝族婚姻制度的演变[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李红;;论取得时效制度的演变及其适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玉梅;;浅论罗马法与《唐律疏议》中婚姻成立的要件之比较[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7 刘艺工,李拥军;试论英国商法的演变、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崔晓喜;;略论夫妻财产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9 董艳;;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婚姻制度的比较[J];法律文化研究;2008年00期
10 王平;;论婚姻制度的演变与人类文明的进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建成;;20世纪上半期中国乡村婚姻实态与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肖家成;;景颇族的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3 赵俊;张天杰;;试析罗马法在法律行为制度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田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演变及分析[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5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周阳敏;;转移支付的性质——制度资本理论的应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昱;;自发交易所的发展演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闫献伟;夏少敏;;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及未来的价值取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新芳;;利用卫星云图对飚线天气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于元勋;;试论编辑概念的历史演变[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任苗苗;清如许:有关婚姻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徐涤宇 黄美玲;立足国情科学借鉴罗马法[N];人民日报;2011年
3 江冬;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N];西部法制报;2011年
4 陈夏红;中国“罗马法的活字典”[N];法制日报;2004年
5 吴晨光;“老兵不会死去,,只会默默地消逝”[N];南方周末;2004年
6 吕频;“剩女”“剩男”不一样[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罗马法的特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记者奚平;罗马法已成中国民法法典化重要参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刘金林;物权法建构应充分吸纳罗马法原理[N];检察日报;2005年
10 王连伟、孙立极;台湾将变革婚姻制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蓓;清代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战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甜;罗马城区历史别墅园林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卫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王春和;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周金其;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独立学院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兰星;宗教改革与欧洲婚姻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2 宋小伟;当代中国乡村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3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4 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炜;陕西合阳灵泉村村落形态结构演变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7 成珊娜;清初新疆民族政策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珍珍;从“工头制”到“科学管理”—20世纪20年代荣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D];浙江大学;2007年
9 储桂节;上海市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演变及其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郭玉振;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计划生育思想演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本文编号:2137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3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