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探望权的制度价值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21 09:52
【摘要】:探望权的权利创设填补了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立法空白,保护了未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权益。探望权的制度价值是双向的,它不仅满足了父母探望未成年子女的需要,而且应当满足成年子女探望老年父母的需要。探望权制度设计的着重点在于,既保障未成年子女受抚养的精神利益,又保障老年人受赡养的精神权益。
[Abstract]:The creation of visitation rights fills the legislative gap in the legal system of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hina and protect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arents and minor children. The system value of visitation right is two-way. It not only meets the needs of parents visiting minor children, but also meets the needs of adult children visiting elderly parents. The design of visitation right system lie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piritual interests of minor children and the spiritu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XFX02)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玮;探望权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3年04期

2 陈爱武;;论家事案件之执行[J];河北法学;2006年01期

3 李虹;探视权的价值与适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黄新,张冰;国外、域外探望权制度比较——兼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构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佳;;英格兰无过错离婚责任制的确立与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李秋高;;在伦理与法理之间:一种古老权利的重新构造——家庭权法律问题初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吟竹;张吟梅;;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4 王绍霞;;浅析中国婚内侵权救济制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陈爱武;;论家事审判机构之专门化——以家事法院(庭)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林小春;;关于探望权的若干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蒋月;;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离婚法研究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9年01期

8 肖周军;;论探望权主体制度[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5期

9 陈曼莉;;论离婚法定程序条件及婚姻法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10 张静波;;论非婚同居关系解除时的财产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红艳;邹鲁军;;析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家庭暴力[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方勇男;日本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方新军;权利客体论[D];厦门大学;2006年

3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裴桦;夫妻共同财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阚凯;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钱叶卫;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龚志军;涉外非婚同居财产关系准据法选择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林滨渤;遗弃罪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博见;我国收养制度的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边嵘;夫妻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江昌模;论我国探视权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朱柳霞;离婚时按揭房的归属及分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曾兴;我国夫妻债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飞;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完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杨娜;论非婚同居者的权利保护[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彪;伦理和法理视角下的代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曲晓庆;夫妻债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彭昀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人庆;我国婚姻法上探望权制度之评析[J];理论界;2004年02期

2 戴晓青,王红梅;和谐社会建设中探望权制度的完善[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年04期

3 倪春南,闵振华;探望权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司法;2002年09期

4 温如林;离婚后,监护人不允许另一方行使探望权,应如何处理?[J];人民司法;2002年10期

5 曾静;探望权若干问题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姜虹;探望权性质初探[J];求实;2004年S4期

7 赵敏,余荣红;应明确子女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兼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宗旨[J];前沿;2005年05期

8 许晓辉;对婚姻法中有关探望权规定的思考[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杨晋玲;试论探望权[J];学术探索;2003年02期

10 熊璐;;浅析探望权[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C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新华 王恩飞;对探望权案件执行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2 俞海虹;隔代探望权应否得到法律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向阳;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N];天津政法报;2008年

4 顾健 黄前;浅议探望权的执行[N];江苏经济报;2009年

5 冒岩;探望权执行为何困难重重[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付蕾;网上探望:探望权执行的新方式[N];河南日报;2009年

7 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杨芳 长沙铁路运输法院 杨才清;探望权纠纷强制执行途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郑慧;离婚后探望权如何行使[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韩国华;探望权行使有“四难”[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许翠华;探望权执行申请费向谁收取[N];江苏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司丹;亲子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涛;探望权法律问题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2 汤雯;探望权制度的审思与完善[D];扬州大学;2010年

3 彭昀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4 蓝燕;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震宇;和谐司法视野下当代中国探望权制度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6 富茁;论探望权[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孙金库;彭丽诉艾军滥用探望权案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8 包丽娟;探望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张婧;我国探望权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王玲;探望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19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