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房屋归属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0 17:14
【摘要】:据统计,在2008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了1,286,437件婚姻家庭纠纷案件,2009年受理了1,341,029件,2010年受理了1,374,136件,这些案件中相对集中的反应出“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按揭房”、“房改房”等规定出现的争议比较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开始了《婚姻法解释(三)》的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汇集意见和建议之后,经过充分论证,于2011年发布了《婚姻法解释(三)》,其中不乏关于夫妻之间房屋归属问题的规定,为法院处理这一类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统一标准。然而这些涉及房屋产权归属的条款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和广泛的讨论,比如在第七条中规定如果夫妻两个人结婚以后,双方的父母都出了钱为子女购买了房子,然后房屋产权证上写的是夫妻中某一人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最新的规定,该房屋就由夫妻两个人根据自己父母出钱的比例按份共有该房屋。很明显,以上规定违背了《婚姻法》中婚后夫妻所得共同制的原则。另外,《婚姻法解释(三)》仍然存在着很多空白的地方,如婚前按揭购房,婚后共同还贷中对另一方房屋增值部分如何补偿的问题以及以夫妻一方父母的名义参加房改房,夫妻双方出钱购买,房产证上登记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名字如何处理。因此本文将从“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一方婚前按揭购房婚后共同还贷”、“夫妻双方出资以一方父母名义购买房改房”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总体的结构框架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夫妻房产分割制度的基础,即目前的夫妻财产制度。目前的夫妻财产制度主要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其中,夫妻的法定财产又包括夫妻共有财产和夫妻个人财产。接下来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研究的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关于夫妻房屋归属问题的详细规定,具体为第七条、第十条、第十二条,分别对应的是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屋,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一方婚前按揭购房婚后共同还贷以及夫妻双方出资以一方父母名义购买的房改房。针对每个情形,从具体案例出发,通过学习和研究每条规定的出台背景及其具体含义,再一一对其评析,发掘闪光点,指出不足,最后提出完善建议。在第五部分中会做一个建议总结,希望能对《婚姻法》及其以后的司法解释有一点微小的参考价值。
[Abstract]:According to statistics, in 2008, the national courts accepted 1286437 case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disputes, 1341029 cases in 2009 and 1374136 cases in 2010. Th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cases reflected "buying houses for their children after marriage" and "mortgage houses." "Housing reform" and other provisions appear more controversial.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began drafting the Marriage Law in 2008. After extensive solicitation, compilation of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nd after a thorough demonstration, the Marriage Law interpretation (III) was published in 2011, which includes provisions on the ownership of housing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t provides an operational uniform standard for the court to deal with this kind of problem. However, these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ownership of the house have also attracted a lot of controversy and extensive discussion. For example, article 7 stipulates that if a couple marries, both parents pay money to buy a house for their children. Then the house title card is written on the name of one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in this case,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gulations, the house is shared by the couple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parents' money. It is clear that these provisions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joint income for married couples in the Marriage Act. In addi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gap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rriage Law, such as the purchase of houses by premarital mortgage, the question of how to compensate the value-added part of the other party's housing in the joint repayment of the loan after marriage, and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 housing reform in the name of one of the parents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Husband and wife pay to buy, the property certificate registered on the name of one or both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how to deal with.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ut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buying house for children after marriage", "one party paying the mortgage together after marriage", "paying for the house reform in the name of one parent". The whole structure frame of this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ivision system of husband and wife real estate in our country, that is, the present marital property system. The current marital property system is mainly divided into statutory and agreed, among which, the legal property of husband and wife includes the joint property of husband and wife and the personal property of husband and wife. The second part, the third part, the fourth part, studies the detailed provisions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rriage Law (3)" on the issue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house of husband and wife, specifically Article 7, Article 12,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is the purchase of houses for children by parents after marriage, the regist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 the name of their children, the joint repayment of loans after marriage by one of the premarital mortgages and the purchase of housing reform houses by both spouses in the name of one parent. According to each case, by studying and studying the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each stipul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analyzes it one by one, finds out the bright spot,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on. In the fifth part, we will make a summary of the suggestion, hoping that it will be of littl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Marriage Law and its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大有;;我国司法解释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2 心文;;高院出台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司法解释[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01期

3 刘丽君;黎大有;;我国司法解释领域存在的问题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庄广彦;;论司法解释的功能[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5 庄广彦;;浅析司法解释的特征[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6 周洁;;刑法司法解释机制初论[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伟民;;人大应担当起审查司法解释的使命[J];法治与社会;2013年07期

8 马韬;司法解释是过渡[J];新闻周刊;2003年07期

9 孙耀霖;我国司法解释的功能和意义[J];安阳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姚若贤;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崇高;;关于学习贯彻“两高”司法解释(二) 应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的思考[A];依法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三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茂枝;胡雪辉;;对现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亟需修改[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光溪;;入世与我国法律同WTO协议的“调整适用”[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光溪;;入世与我国法律同WTO协议的“调整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5 张友苏;;从某个司法解释所联想到司法权的不当扩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立法”现象刍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范严生;张媛德;;简论方法发明的保护——兼析最高法司法解释第十七条[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顾长浩;;对《合同法》第286条司法解释的评析与思考[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8 张勇;;实际施工人诉权保护的法律误区——兼析法释(2004)14号司法解释第26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方刚;;我看《婚姻法》新司法解释[A];性与性别研究(第4辑)——年度性与性别事件评点(2008-2010)[C];2011年

10 李梅;;从新专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解释解读现有技术抗辩的新规定[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睿轩;二元司法解释体制需要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最高人民法院 周道鸾;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的回顾[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关于废止1979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八批)的决定[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飞单”问题亟需司法解释[N];证券时报;2012年

5 记者 张先明;“两高”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记者 张媛;两高共废止司法解释817件[N];法制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毛磊 彭波;两高废止755件司法解释[N];人民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彬;司法解释“大扫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0 记者 张先明;“两高”废止1997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期间制发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2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李明和;司法解释认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纪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能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目标与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剪相发;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璐;司法推理中的法官司法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周洁;中国刑法司法解释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祝存红;现行刑法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王文定;司法解释问题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尹学敏;我国司法解释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卫国;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司法解释的基本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王晓菲;刑法司法解释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晓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化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查献群;我国司法解释的理性之维[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3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323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