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医学与美国相关法律的发展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
【分类号】:D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张保华;王生;;现代生命医学与美国相关法律的发展[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2 张毅;;从辛普森案看美国法律① 成也证据,败也证据[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1期
3 ;美国法律中产品质量责任原则[J];福建质量信息;1998年01期
4 丁林;人老珠黄怎么办[J];课堂内外(高中版);2004年01期
5 济明;;荒谬的外国法律[J];法制与社会(锐视版);2008年03期
6 蔡薇;;对美国法的评述——以辛普森杀妻案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年11期
7 齐奋;;美国法律界过半数支持死刑[J];国外法学;1986年01期
8 朱亚峰;;美国法律的电子化检索——WESTLAW简介[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0年02期
9 王坚;;在美国“拿绿卡”的中国人[J];招商周刊;2003年35期
10 ;在美利坚“圈地”[J];晚报文萃;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少锦;;论孙思邈之医药哲理与生命伦理[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2 陈爱华;;人与自然和谐视域中的生命伦理[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3 余玉花;;生命伦理及其教育初探[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4 刘虹;;论准生命——寻找剖析生命伦理疑难问题的“奥卡姆剃刀”[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5 詹石窗;;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岸英子;宫市和子;;护校女学生在生殖医学领域的生命伦理观[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7 王红玉;;生命伦理的暖色调——师陀作品的自然主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卫华;;直面生命科技,何以归责?——论生命伦理中的道德责任[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下册[C];2007年
9 李兰芬;;论自我管理的生命伦理价值[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10 李琰;;生命伦理与国际法:反思与统一[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津涛 书评人;他以堕胎案改变了美国法律进程[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丽叶;与美国法律较量[N];中国保险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薛冬 通讯员 林志锋;生命伦理的焦点话题[N];光明日报;2001年
4 记者 高山;开平案听证:所在国刑律威慑贪官[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记者 何瑛;美国法律公司起诉共同基金公司[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徐宗良;生命伦理的三项任务[N];光明日报;2004年
7 记者顾惠忠;应分阶段借鉴美国法律[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余谋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韩立新 清华大学哲学系讲师 刘福森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郭玲玲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河流生命伦理的哲学注脚[N];中国水利报;2004年
9 林颖;承认造假否认违反生命伦理法[N];法制日报;2006年
10 熊蕾;生命伦理问题的核心是人权[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仁华;美国鲍尔斯案的历史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许庆坤;从法律形式主义到法律现实主义[D];山东大学;2007年
3 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D];河南大学;2002年
4 王承志;美国冲突法重述晚近之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5 任南;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责任[D];中南大学;2010年
6 张春美;基因不能做什么——现代基因技术的伦理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7 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王红霞;经济法视域下的罗斯福新政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2 蔡隐凤;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伦理观念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万旭;脑死亡问题的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苏颖;生命伦理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以贵;伦理学视阈中的安乐死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施宾;现代战争中生化武器使用的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7 陈豪杰;关于纳米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8 董春华;美国产品设计缺陷法律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融;脑科学研究的哲学问题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永红;现代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0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46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