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能做什么——有关婚姻与性的法理思考
[Abstract]:From the institution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makes a legal analysis of the eternal problem of marriage and sex in human society. The author regards marriage a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which conflicts with sex, harmony and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life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so a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marri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riage and sex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the institutional commonality between marriage and law, and holds that we should take an objective, positive and construc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adjustment of institutionalized law in the field and scope of social life.
【分类号】:D91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哆;;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金梅;丁烨;;爱,销蚀在房产证的署名上[J];黄金时代;2009年06期
3 王丽英;;遇罗锦案:1980年代轰动全国的离婚案[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4 ;约定前妻不得再婚的协议是否有效?[J];民主与法制;2011年18期
5 源君;;性惩罚与同居权——夫妻间最隐秘的战争[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6 黄小莉;江海湖;;裁舟亦覆舟的夫妻AA制[J];大众心理学;2006年02期
7 杨小燕;;夫妻拌嘴八忌[J];大众心理学;2008年07期
8 崔兰琴;;中国古代法上的和离[J];法学研究;2010年05期
9 江小梅;;家庭法在比较法中的地位[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10 张留营;;浅议当前家庭暴力[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掌批村婚姻习惯法研究[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雷秀英;;违法婚姻行为的后果、原因和对策[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3 卢希望;;我国婚姻中“男到女家”现象的法律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卢希望;;我国婚姻中“男到女家”现象的法律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双秋;新中国时期——法制化、人本化的婚姻管理[N];中国社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台建林 本报通讯员 宋飞鸿;受骗新郎想解除婚姻却遇司法尴尬[N];法制日报;2009年
3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薛峰 刘骁男 李玉斌;六十年婚姻司法的主题与变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方小英 张淑红 赵文静;婚姻“亮剑” 幸福再见[N];中国人口报;2010年
5 记者 万红 见习记者 韩雯;严禁强行提供婚姻经营服务[N];天津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芹 本报通讯员 高庆;别让孩子触动婚姻神经[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钟舒民;曼哈顿婚姻登记处热闹非凡[N];文汇报;2011年
8 宫也;没有激情,婚姻也可以美满幸福[N];中国妇女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施为飞;均衡保护婚姻双方权益[N];江苏法制报;2011年
10 资深媒体人士 石述思;被功利绑架的中国婚姻[N];中国经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鸿燕;论事实婚姻[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黄晓君;论中国夫妻约定财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2005年
4 蔡惠娜;论无效婚姻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5 李振艳;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外交学院;2003年
6 余艺;英美法上的离婚扶养费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皮锡军;结婚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衣仁翠;妇女性权利的法律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艳;离婚损害赔偿之探讨[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徐兰;瑕疵婚姻制度一元设计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85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48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