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法之立法原则
[Abstract]:Identity law is the sum of the legal norms that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of identity, mainly refers to marriage law, adoption law or kinship law, and should not include inheritance law. Voluntary, equality and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the protection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weak and children is the main principle of identity law legislation.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includes the freedom to choose a common way of life or a family model, and the freedom to act as an identity. The identity law is based on equality and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and should aim at maintaining the equ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of the parties. The design of identity law system should be conducive to the support of the elderly, the protection 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full respect of the wishes of children in matters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children, and the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best interests of children in all kinds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烟台大学;
【分类号】:D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音;陈军勇;;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2 黄茜,徐伟学;论让与担保的设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施玮;施祖斌;;罗马法占有制度对两大法系之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马忆南;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与严格规则的消长为线索[J];比较法研究;1992年01期
6 李静冰;罗马法的哲学透视[J];比较法研究;1992年Z1期
7 章正璋;;中德一般侵权行为立法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8 肖海军;;商事代理立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9 邹海林;论我国合同法规定之债权人撤销权[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李小霞;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柳琳;中国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郝磊;合同解除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孙有强;股权公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洪;合同形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力;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建平;物权变动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亓述伟;论课予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刘亮;信托的沿革及基本法观念比较[D];郑州大学;2001年
5 杨鹏慧;论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厦门大学;2001年
6 武兰芬;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常健;土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明明;我国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于付军;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刘海鸥;物权法上的优先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郁林;;家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2 吕永超;;婚约的性质和效力[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静;;离婚协议中的赠与能否撤销[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4 李长凤;;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确认的法律规制研究——以非婚生子女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5 何群;;中国区际同居关系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11年09期
6 杨泽皖;;论宣告死亡申请人的顺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诗语;;论中法两国物权法上占有制度的异同[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8 徐可佳;;试述配偶权侵权及救济[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9 金玉兰;;略论我国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郝雪冬;;对新婚姻法的几点看法——试论夫妻财产的约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周绍强;张玲玲;;夫妻财产制度的性质问题探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源;基于身份关系赠与不得撤销[N];中国妇女报;2011年
2 案例编写人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 赵慧;特殊身份关系当事人间借贷事实之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郭敬波 洪学军;恋人分道扬镳,赠与财产应否返还[N];检察日报;2009年
4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王晋;离婚协议中的“赠与”条款能否撤销[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师安宁;共同共有制度的存续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宋军;第十六篇 合同概述[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7 戴顺娟;婚约不应游离于法律门外[N];江苏经济报;2003年
8 朱朝阳;亲权确认之诉中如何运用证据规则[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江媛;离婚案被告拒不到庭能否缺席判决[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董先玲;儿子离婚父卖房 儿媳依法讨公道[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荣华;论共同共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秦芳;身份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包学刚;从身份权到派生人格权[D];贵州大学;2006年
4 张妍妍;论第三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瑛;祭奠权法律问题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郑升旭;论配偶权[D];吉林大学;2008年
7 焦小娟;我国夫妻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朱淼;论身份权的民法保护[D];河南大学;2007年
9 刘英赫;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杜美成;离婚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3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52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