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壮族婚姻制度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of stable Zhuang nationality are very characteristic, and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backward marriage habit, the method i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Marriage Law.
【作者单位】: 中共大化县党校
【分类号】:K8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宇;;新娘[J];上海文学;1980年09期
2 李墨田;布里亚特婚礼[J];北方文物;1982年02期
3 高健鸿;循化回族的婚俗[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陈驹;壮族蜂鼓和瑶族长鼓渊源考[J];民族研究;1984年06期
5 路晖;壮族画家罗鼎华三代画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6 梁庭望;铜鼓的纹饰、造型和壮族祖先的宇宙观[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7 荣丽贞;土默特婚俗与丧葬[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01期
8 西德基;蔡德贵;;东方婚俗漫谈[J];民俗研究;1986年01期
9 覃承勤;;壮族火棍舞[J];民族艺术;1987年04期
10 梁庭望;花山崖壁画——壮族上古的形象历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绍明;;奇异的隔夜婚俗[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周宗贤;;残存在壮族社会中的原始婚姻家庭形态[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3 蔡铁民;;福建海外侨胞嫁娶探微[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彭文宇;;福建婚俗礼仪中的观念与禁忌[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沈顺添;;闽台漳州人婚俗[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李炳南;;台湾闽南婚俗的蜕变[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7 陈国强;;台湾高山族的婚俗[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8 周立方;;福州婚嫁习俗[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赖亚生;;闽南婚俗中的“跨火薰”仪式试解[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石奕龙;;同安县婚俗的初步研究[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国冰;淮南公车租用由“冷”变“热”[N];安徽日报;2000年
2 丁肃清;了不得的南怀瑾[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田鹰;被忽视的性骚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叶金毅;什么叫婚礼首饰[N];中国矿业报;2000年
5 黄胜林;龙脊梯田美如画[N];中国矿业报;2000年
6 叶方毓 席晓丽;少数民族敬老集锦[N];中国老年报;2000年
7 杨富祥;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N];中国水利报;2000年
8 范祥广;少数民族的敬老风俗[N];中国水利报;2000年
9 蓝凌云;西部大开发与广西文化的创新与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黎国璞;喜看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海行;应用基因分型技术研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2 潘尚领;广西巴马县壮族长寿老人HLA-DQ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3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小奕;跨境壮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时国轻;广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的恢复和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超;壮、汉族重症肌无力HLA-DRB_1等位基因遗传易感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2 梁杏欢;HLA-DQA1基因与广西地区壮族2型糖尿病关联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3 张照;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文军;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5 刘承武;广西东兰县壮族长寿老人HLA-DRB_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6 苏家光;HLA-DRB_1、DQA_1等位基因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7 李文波;广西壮语区地名与壮汉语言接触、文化交融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8 刘栋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9 冯炜;HLA-DR基因与广西地区壮族、汉族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蓝岚;联村壮族人生礼仪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28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52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