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5 19:43
【摘要】: 社会的调控手段有诸多形式,大体包括宗教、伦理道德、习惯、传统、法律,甚至行业规则等。其中法律与道德的调控作用是最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法律与道德一直是备受中外思想家们关注的话题,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也存在着冲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既离不开道德,也离不开法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道德是法律的价值核心,法律是基本道德的国家强制。法律强调的是行为规范如果被超越就必须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处罚;而道德的目标则是期望人们根本不会违背行为规范,所以缺乏对行为结果的处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行为规范不上升为国家意志,因而对违规行为不能以强制力加以约束和处罚,这正是道德法律化的必然性之所在。 多年来,许多学者就道德法律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道德法律化指的是某些道德观念或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的事实和过程。由于道德可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于是,学者们就从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相关探讨。有的学者从宏观上探讨道德法律化,有的学者立足单一的民法基本原则或某一具体民事法律如婚姻法去探讨道德法律化问题。 本文立足道德法律化的基本问题,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入手,在阐述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对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的道德法律化现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道德法律化以及充分发挥法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一系列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05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扶庆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2 何宇鹏;青少年道德危机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3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573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