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无偿让与不动产益约定的法律适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夫妻间无偿让与不动产益约定的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夫妻间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调整双方之间的财产关系,此种协议的性质可以是夫妻财产制约定,也可以仅仅等同于一般民事主体的法律行为(包括赠与、买卖、借贷等)。文本主要探讨夫妻间无偿让与不动产利益的约定的性质及法律适用。由于我国婚姻法中对夫妻财产约定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备,又没有专门的夫妻间赠与的法律规定,对不同类型的协议没有做出明确区分,此类协议性质的不明确导致现实生活中阻碍了夫妻间通过不同类型财产约定调整财产关系,给产权的归属和夫妻双方财产权利义务带了许多不确定性,同时在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也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国夫妻财产约定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夫妻财产约定范围模糊不清的重要原因,确实有大量研究都着眼于完善夫妻财产约定制度。但是夫妻间赠与是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一处空白,通过对不同国家婚姻财产法律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法律规则完备的国家都有专门的章节对夫妻间赠与进行规制。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解决实务中法律适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首先厘清了夫妻财产制约定和夫妻间非财产制约定的关系,提出了夫妻财产约定的本质和认定标准,为实践中法官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建议;其次,本文将无偿让与不动产利益的夫妻间非财产制约定和夫妻间赠与合同进行区分,厘清两者的界限,并通过比较法的研究分析了各国对夫妻间赠与法律规则的特点;最后,通过对德国法的研究,提出了应对夫妻间赠与进行区分,引入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作为夫妻间赠与的一种情况,区别于等同于一般赠与的夫妻间赠与,将夫妻双方对婚姻的贡献和期待评价在内。
【关键词】:夫妻财产约定 约定财产制 财产赠与 区分标准 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3-4
- Abshacrt4-8
- 一、问题的提出8-10
- 二、对夫妻财产约定制度之考察10-21
- (一) 夫妻财产约定的概念:夫妻财产约定与夫妻财产制约定之辨析10-15
- 1、名称使用混乱之原因10-11
- 2、域外法11-13
- 3、我国法律规定13-14
- 4、比较法分析14-15
- (二) 夫妻财产约定之性质:物权契约15-18
- 1、学界的观点15-17
- 2、物权契约理论的阐释17-18
- 3、无偿让与不动产利益的夫妻财产约定之物权契约性质18
- (三) 夫妻财产约定成立之形式要件18-21
- 1、域外法18-19
- 2、我国的法律规定19-20
- 3、“形式主义”的重要性20-21
- 三、夫妻间无偿让与不动产利益协议定性考察21-27
- (一) 域外法21-25
- (二) 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6条的质疑25-27
- 四、本文研究结论27-34
- (一) 对无偿让与不动产利益的夫妻财产约定与夫妻间赠与的区分27-29
- 1、无偿让与不动产利益的夫妻财产约定之本质属性27-28
- 2、对二者进行区分时应考虑的因素28-29
- (二) 第三条路径——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29-33
- 1、赠与与以婚姻为条件的给予的区分29-31
- 2、夫妻间赠与的撤销31-33
- (三) 对案例的分析33-34
- 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钟祖凤;;试论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尚国萍;岳红强;;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马忆南;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胡桥;;20世纪大陆法系民法的精神[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6 张平华;刘耀东;;间接代理制度研究——以《合同法》第402条与第403条为中心[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7 沈建峰;;具体人格权立法模式及其选择——以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登士敦为考察重点[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8 夏吟兰;罗满景;;夫妻之间婚内侵权行为的中美法比较[J];比较法研究;2012年03期
9 于东辉;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婧;;论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价值和功能——以夫妻忠实义务为视角[J];才智;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以《侵权责任法》为分析对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霍骞;;论夫妻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王亮;;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及其成员管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余文群;;试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赵铭;;从忠实义务方面谈婚姻问题——以筑路人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李瑞海;;专利权权属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钟锋;盘佳;;论离婚知识产权分割机制的构建[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9 魏若琳;;对建立收养人近亲属选择权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10 周道鸿;;见义勇为制度之我见[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祖坤;合同无效的司法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魏小军;遗嘱有效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菁;法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解晖;甘肃农村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0年
3 于晗;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东莹;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离婚亲子关系中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于广义;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蕊;论夫妻平等的法律保护[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华兵;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不足及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8 徐飞;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遥;论非婚同居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春莹;中国内地与香港结婚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夫妻间无偿让与不动产益约定的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8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