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父母离婚后的亲子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01:10

  本文关键词:父母离婚后的亲子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亲子关系是最基础的亲属关系,是最近的直系血亲关系。它以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为内容,并且在不同意识形态下,其权利义务的本位不同。经过早期的“家本位”和近代的“亲本位”之后,现代各国均逐渐认识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重要性,转而强调对子女利益的保护,进入了“子本位”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之后,各国在修订法律时,都把“子女最佳利益”作为审酌亲子间权利义务的最高标准,特别是父母离婚之后有关未成年子女监护、抚养等事宜。 父母离婚之后,亲子关系并没有改变,其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内容仍同于从前。但由于父母居住和财产状态的分离使得父母行使权利义务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未成年子女的日常照顾权只由与其共同生活的一方行使;另一方保留对子女的探望权和有关子女的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并和共同生活方一起承担对子女的经济供养义务。以上部分是本文在第一章中要说明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三章中,本文将分别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主要论述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与抚养。我国婚姻法中的抚养权有特殊的意义,主要指共同居住一方对未成年子女的日常照顾和管教的权力。关于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笔者认为我国的双方监护原则能够很好的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并不赞成有些学者需要修改我国监护原则的说法;在确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方时,笔者认为应在立法中明确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重要性,并列举应考虑的相关因素;同时,笔者认为应将变更抚养方的条件规定的再具体一些,并对抚养的变更加以限制。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离婚后父母一方对子女的探望权。对探望权的定义和性质作了相关说明之后,笔者在这里主要讨论了探望权的主体可否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未成年子女本身能不能成为探望权的主体;探望权中止的法定事由应当包括哪些、未成年子女拒绝探望能否考虑中止探望;规定探望权受损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和一方长期阻碍探望将导致抚养权的变更能否有助于探望权的执行。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离婚后父母一方对子女的抚养费支付义务。抚养义务的主要体现即抚养费,在这一章中,笔者主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抚养费偏低和抚养费执行难两个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抚养费确定方法和有助于抚养费执行的措施。
【关键词】:亲子关系 监护 抚养 探望权 抚养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亲子关系概述11-19
  • 第一节 亲子关系的含义及立法演变11-15
  •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11-13
  • 二、亲子关系的立法演变13-15
  • 第二节 亲子关系的内容15-17
  • 第三节 父母离婚后亲子关系的变动17-19
  • 第二章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与抚养19-32
  • 第一节 监护权行使原则20-24
  • 一、国外相关立法评析20-22
  • 二、我国现有立法探讨22-24
  • 第二节 抚养方的确定24-30
  • 一、国外相关立法评析24-27
  • 二、我国现行立法不足及完善27-30
  • 第三节 抚养的变更及限制30-32
  • 一、抚养的变更30-31
  • 二、抚养变更的限制31-32
  • 第三章 离婚后父母一方对子女的探望权32-40
  • 第一节 探望权简述32-33
  • 第二节 探望权的主体33-36
  •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之争33-35
  • 二、未成年子女之争35-36
  • 第三节 探望权的中止36-38
  • 第四节 探望权的执行38-40
  • 第四章 离婚后父母一方对子女的抚养费支付义务40-48
  • 第一节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简述40-41
  • 第二节 抚养费数额的确定41-45
  • 一、国外相关立法评析41-42
  • 二、我国现行立法不足及完善42-45
  • 第三节 抚养费的执行45-48
  • 一、国外相关立法评析45-46
  • 二、我国现行立法不足及完善46-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3-54
  • 后记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国,成洁,芦良文;父母如何协调与青春期子女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Z2期

2 钱晨;;现代家庭中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王景龙;;拒绝亲子鉴定可否推定其有亲子关系[J];农家科技;2006年03期

4 李东;;现代社会亲子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潘家永;;父母能否与子女断绝关系?[J];金秋;2008年10期

6 陈爱平;;“滴骨亲”考[J];兰台世界;2009年05期

7 赵敏;;现行民法对亲子关系外部调整的缺失与建构[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8 陈苇;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问题研究——兼谈我国《婚姻法》相关内容的修改与补充[J];中国法学;1998年03期

9 ;温馨姐姐信箱[J];海燕;2001年04期

10 风笑天;城市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同视角中的图像[J];青年研究;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琨;;如何改善亲子关系[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智聪;黄辛隐;;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璇;;享受孩子共同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张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对待家庭义务感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和学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戴丽琼;方晓义;房超;;亲子沟通内容及其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魏军锋;蒋艳菊;;感觉寻求、亲子关系及同伴交往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梁晓华;于卫建;胡荣花;;浅谈应用PCR-STR 16位点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鉴定亲子关系的必要性[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10 李晨;;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军;让祖辈投资“亲情”合适吗[N];文汇报;2010年

2 汪来超;如何确认亲子关系[N];检察日报;2002年

3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教育孩子只允许有一种声音[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艾谦 实习记者 李雪;亲子关系并非无解方程[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5 主持人 程熳;让暑假充满天伦之乐[N];黄石日报;2010年

6 文/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网络时代如何重建亲子关系[N];中国妇女报;2002年

7 记者 教学;亲子关系也要和谐[N];西部法制报;2006年

8 杨易;从亲子关系紧张看责任教育缺乏[N];光明日报;2010年

9 胡勇 罗欣;宝电发电人员监护权有效期仅半年[N];西南电力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杨雪松;好的关系,,就是对孩子最大支持[N];本溪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3 白玉妍;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谭杉杉;亲子观视域中的有岛武郎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闫弘宇;我国监护制度的法文化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郝若平;家校合作:亲师互动对学生学习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凤;父母离婚后的亲子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刘颖;论子女最佳利益原则[D];厦门大学;2007年

3 朱月林;我国亲权制度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施晓玲;辅助生殖技术涉及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秋凤;亲子教育对不良亲子关系的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吕芳;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德艳;农村初中生亲子关系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铁柱;张炜家族小说的亲子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滕艳军;代孕合法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父母离婚后的亲子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97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