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28 06:58
随着人权保护和女权主义的发展,诸多西方国家逐渐放弃了针对家庭暴力案件的强制调解制度,构建了调解筛查制度,将部分家庭暴力案件拒于"调解"之门外,切实维护了被施暴者的权益。家庭暴力案件的调解通过确立筛查制度实现了由单轨制模式和强制模式演变为双轨制模式和可选择模式的转变。我国是家庭暴力案件多发且频发的国家之一,家庭暴力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将调解视为解决家庭问题的"尚方宝剑",实行强制调解模式和单轨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家庭暴力案件的特殊性和拒调解性,导致被施暴者无法逃离法律禁锢之下的暴力情境。因此,我国急需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和《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构建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的筛查制度,由专业人士遵循法定程序依据筛查标准对调解的"度"进行评估,重塑我国家庭暴力案件调解制度,以实现修复受损社会关系与被施暴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平衡。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的问题性特征
(一) 当事人之间的权力结构不平衡
(二) 被施暴者的拒调解
(三) 案件解决的非彻底性
二、美国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的缘起与演变
(一) 产生与发展阶段:调解制度的确立与强制调解模式的形成
(二) 改革阶段:家庭暴力案件免于调解制度的形成
(三) 深化阶段: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标准的确立
三、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构建的模式演变规律
(一) 单轨制演变为双轨制
(二) 强制模式转向可选择模式
四、我国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的构建
(一) 问题反思
(二) 制度构建
1. 确立筛查标准。
2. 明确筛查程序。
3. 完善相关立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调解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选择及规范[J]. 吕锋,王琼雯.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2]家事纠纷法院调解的范围与限度——基于比较法的分析[J]. 汤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反家庭暴力法》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对《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分析[J]. 周安平. 妇女研究论丛. 2015(02)
[4]防治家庭暴力的地方实践研究——以重庆市某区2009—2010年防治家庭暴力情况为对象[J]. 陈苇,石雷.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3)
[5]从法律援助角度审视反家庭暴力的立法与实践[J]. 朱渝.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5)
本文编号:3004550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的问题性特征
(一) 当事人之间的权力结构不平衡
(二) 被施暴者的拒调解
(三) 案件解决的非彻底性
二、美国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的缘起与演变
(一) 产生与发展阶段:调解制度的确立与强制调解模式的形成
(二) 改革阶段:家庭暴力案件免于调解制度的形成
(三) 深化阶段: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标准的确立
三、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构建的模式演变规律
(一) 单轨制演变为双轨制
(二) 强制模式转向可选择模式
四、我国家庭暴力案件调解筛查制度的构建
(一) 问题反思
(二) 制度构建
1. 确立筛查标准。
2. 明确筛查程序。
3. 完善相关立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调解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选择及规范[J]. 吕锋,王琼雯.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2)
[2]家事纠纷法院调解的范围与限度——基于比较法的分析[J]. 汤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3]《反家庭暴力法》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对《反家庭暴力法(草案)》的分析[J]. 周安平. 妇女研究论丛. 2015(02)
[4]防治家庭暴力的地方实践研究——以重庆市某区2009—2010年防治家庭暴力情况为对象[J]. 陈苇,石雷.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3)
[5]从法律援助角度审视反家庭暴力的立法与实践[J]. 朱渝. 湖北社会科学. 2006(05)
本文编号:3004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0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