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类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03:52
从视西方价值观侵入为洪水猛兽,到宣布改革开放迎来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国人的各种观念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观念、政治主张、文化思想……凡此种种,中国皆在和世界的主流靠近,这是全球化的大势所趋。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性观念。这就不得不谈到我们这篇论文的主题——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类案研究。中国人虽在欧风美雨的熏陶下思想渐次开放,然羞于谈性、谈“性”色变的现象一直存在。更勿言将婚内出轨与他人通奸的行为放在大庭广众下讨论了。社会氛围对性有关的主题刻意回避的态度,让法院关于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类案的判决是否符合大众当下的价值定位产生疑问。本文以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类案案情实际为出发点,采取分类研究的方式对同类案件进行分类研究。通过中国法制史、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不同的学说、判例来分析,提出本人对该类案件的观点。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言,包含了本文的写作思路来源、写作手法与优点和缺点。第二部分是对法院案例的现象描述,并且阐述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三部分是对侵权类型的解释与证成,主要从法制史、司法实践和比较法三个层面来对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案件的性质作出论证。以及基于案件事实和法院判决结...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of master dissertation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受欺骗抚养——现象描述
第一节 案例简介
一、案例来源
二、案例研究思路
第二节 案件的整理与问题的具体表现
第二章 请求权基础的解释与证成
第一节 无因管理视角
第二节 侵权法视角
一、法制史上的解释与证成
二、实践中对通奸生子侵权类型的认定
三、比较法上的解释与证成
四、域内判决的侵权法分析
五、第三人共同侵权的检讨
第三节 不当得利视角
第四节 侵权赔偿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
第五节 关于抚养费返还问题
第三章 身份关系的解释与证成
第一节 否认亲子关系
第二节 维持亲子关系
一、收养关系之路径探析
二、继父母子女关系之路径探析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法典”与不当得利:回顾与前瞻[J]. 傅广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2]欺诈性抚养的认定及其侵权赔偿责任研究[J]. 吴国平. 东方法学. 2016(04)
[3]道德义务法律化 非同居婚外关系所导致之侵权责任[J]. 张红. 中外法学. 2016(01)
[4]通奸与干扰婚姻关系之损害赔偿——以英美法为视角[J]. 孙维飞.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5]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台湾法之经验及比较法之观察[J]. 詹森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6]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的民事责任——以日本法为素材[J]. 解亘.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7]婚内私生他人子女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J]. 代贞奎,樊仕琼. 人民司法. 2012(14)
[8]论配偶权之侵权法保护[J]. 冉克平. 法学论坛. 2010(04)
[9]受害配偶对第三人主张侵权赔偿欠缺法律依据[J]. 曹登润,蒋桥生. 人民司法. 2009(22)
[10]侵害婚姻关系之诉探析[J]. 覃有土,陈雪萍. 法学家. 2004(03)
硕士论文
[1]论欺诈性抚养中抚养人之救济[D]. 卞清菁.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6107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of master dissertation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受欺骗抚养——现象描述
第一节 案例简介
一、案例来源
二、案例研究思路
第二节 案件的整理与问题的具体表现
第二章 请求权基础的解释与证成
第一节 无因管理视角
第二节 侵权法视角
一、法制史上的解释与证成
二、实践中对通奸生子侵权类型的认定
三、比较法上的解释与证成
四、域内判决的侵权法分析
五、第三人共同侵权的检讨
第三节 不当得利视角
第四节 侵权赔偿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
第五节 关于抚养费返还问题
第三章 身份关系的解释与证成
第一节 否认亲子关系
第二节 维持亲子关系
一、收养关系之路径探析
二、继父母子女关系之路径探析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法典”与不当得利:回顾与前瞻[J]. 傅广宇.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2]欺诈性抚养的认定及其侵权赔偿责任研究[J]. 吴国平. 东方法学. 2016(04)
[3]道德义务法律化 非同居婚外关系所导致之侵权责任[J]. 张红. 中外法学. 2016(01)
[4]通奸与干扰婚姻关系之损害赔偿——以英美法为视角[J]. 孙维飞.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5]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之侵权责任——台湾法之经验及比较法之观察[J]. 詹森林.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6]第三人干扰婚姻关系的民事责任——以日本法为素材[J]. 解亘.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3)
[7]婚内私生他人子女应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J]. 代贞奎,樊仕琼. 人民司法. 2012(14)
[8]论配偶权之侵权法保护[J]. 冉克平. 法学论坛. 2010(04)
[9]受害配偶对第三人主张侵权赔偿欠缺法律依据[J]. 曹登润,蒋桥生. 人民司法. 2009(22)
[10]侵害婚姻关系之诉探析[J]. 覃有土,陈雪萍. 法学家. 2004(03)
硕士论文
[1]论欺诈性抚养中抚养人之救济[D]. 卞清菁.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36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361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