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从社会性别视野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夫妻财产的规定

发布时间:2021-03-07 05:07
  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关注法律制度对于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寻找造成女性弱势地位的立法原因,并根据女性的需求和发展来影响法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避免性别歧视通过抽象的法律公正和形式平等得到事实的掩盖和强化。男女平等作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在逐渐实现形式平等之后越来越追求实质平等。男女平等包括身份权平等和财产权平等两个方面。而财产权平等有赖于合理的夫妻财产制度的设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的部分规定对完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应当建立在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男女的社会分工和家庭角色,同时兼顾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基础上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夫妻财产制度,以求实现男女实质之平等。本文以社会性别视角剖析《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之夫妻财产规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婚内财产分割、养老金期待利益以及夫妻财产补偿等相关问题的立法,关注女性的财产独立权、平等权和发展权,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具体建议。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
    (一) 社会性别的起源
    (二) 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
    (三) 社会性别在我国的发展
        1.社会性别与婚姻法
        2.社会性别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之夫妻财产规定的问题
    (一) 婚内财产分割情形的局限性
        1.问题提出
        2.社会性别分析
    (二) 养老金利益分割的漏洞
        1.问题提出
        2.社会性别分析
    (三) 房产分割的显失公平
        1.问题提出
        2.社会性别分析
三、域外夫妻财产制度介绍
    (一) 法定婚内分别财产制
        1.意大利的非常法定财产制
        2.台湾的分别财产制
        3 澳门的分别财产制
        4.制度评析
    (二) 养老金期待利益的分割
        1.德国的供养补偿制度
        2.澳大利亚的养老金立法
        3.美国的养老金立法
        4.制度评析
    (三) 夫妻财产补偿制度
        1.法国的夫妻财产补偿制
        2.德国的夫妻财产补偿制度
        3.意大利的夫妻财产补偿制度
        4.制度评析
四、社会性别视野下《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之完善
    (一) 我国离婚案件的现状
    (二) 法定婚内分别财产制的建立
    (三) 养老金期待利益可分性的承认
    (四) 婚前动产补偿的增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婚姻住宅上非产权方配偶利益的法律保护——兼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的涉房条款[J]. 田韶华.  法学. 2011(12)
[2]论民事屈从关系——以菲尔麦命题为中心[J]. 徐国栋.  中国法学. 2011(05)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民法基础[J]. 杨立新.  法律适用. 2011(10)
[4]意定监护制度论纲[J]. 李霞.  法学. 2011(04)
[5]论双方父母赠与夫妻的不动产之归属──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8条第2款之我见[J]. 陈苇.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2)
[6]论夫妻一方婚前借款购置不动产的利益归属——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11条的商榷[J]. 蒋月.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2)
[7]社会性别视野下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J]. 赵秀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8]我国夫妻财产制立法若干问题探讨[J]. 薛宁兰,许莉.  法学论坛. 2011(02)
[9]性别排挤与女性婚姻行为模式选择——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涉及夫妻婚后共同财产的规定为例[J]. 张鹤.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01)
[10]“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专家研讨会观点撮要[J]. 张永英.  妇女研究论丛. 2011(01)

博士论文
[1]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发展趋势研究[D]. 孙艳军.中国政法大学 2012
[2]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 詹焱.吉林大学 2011
[3]中国婚姻法文化考论[D]. 李憣.黑龙江大学 2011
[4]波伏瓦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 屈明珍.中南大学 2010
[5]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 林葆先.河北师范大学 2007
[6]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 黄宇.西南政法大学 2007
[7]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 王歌雅.黑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6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6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7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