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家庭暴力案件中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1-06-30 18:22
  由于家庭暴力发生环境的法律特征和暴力行为受害人的弱势地位,以往的证明规则难以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负面影响了家庭暴力事实的认定,阻碍了受害人获得司法救济。在暴力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立法吸收表见证明规则的实现方式,将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转变为对暴力历史这种经验事实的列举,适时地增加证据种类和证据收集主体,推动法官自由心证的形成,是受害人及时获得民事救济的重要方式。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家庭暴力案件中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实现的困境
    (一)家庭暴力法律环境的特殊性
        1. 家庭暴力发生环境的私密性
        2. 私法没有提供保存证据的有效机制
        3. 公法主体怠于介入家庭暴力案件
    (二)家事案件中自由心证的混淆
        1. 二元证明标准的承认
        2. 自由心证的混淆增加了举证难度
    (三)暴力循环的理论反证
        1. 暴力循环的提出:受暴妇女综合症
        2. 受暴妇女综合症对现行证明规则的否定
三、经验法则:高度盖然性实现的另一路径
    (一)域外典型的经验法则运用规则
        1. 英美法上的不言自明
        2. 德国法上的表见证明
        3. 表见证明在我国的理论认同
    (二)经验法则在家庭暴力案件证明中的意义
        1. 确立事实推定形成的基本路径
        2. 形成受害人的初步证明责任
四、暴力历史:经验法则运用的具体方式
    (一)暴力历史的运行依据
    (二)暴力历史在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运用
        1. 专家辅助人对暴力历史的证明
        2. 拓宽暴力历史的证据来源
        3. 扩大证据收集主体
        4. 确立合理第三人的心证标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反家庭暴力法适用效果评析——以2016—2018年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为样本[J]. 蒋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9(03)
[2]家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反思与重构[J]. 张海燕.  政治与法律. 2018(11)
[3]德国表见证明理论在家庭暴力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 石春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家庭暴力为何难以被认定?——以涉家暴离婚案件为中心的实证研究[J]. 张剑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5]身体与身份:家暴受害者在离婚诉讼中的法律困境[J]. 邓丽.  妇女研究论丛. 2017(06)
[6]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适用问题研究[J]. 沈明磊,董蕾蕾.  法律适用. 2017(01)
[7]论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完善[J]. 徐胜萍,张雪花.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8]聚焦《反家庭暴力法》亮点 进一步推动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专家座谈会笔谈[J]. 本刊编辑部.  妇女研究论丛. 2016(01)
[9]受虐妇女杀夫案的认定问题[J]. 王新.  法学杂志. 2015(07)
[10]论我国家庭暴力法的定位与宗旨——基于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的思考[J]. 薛宁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02)

博士论文
[1]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 刘昱辉.中共中央党校 2016

硕士论文
[1]品格证据在民事诉讼法领域的构建研究[D]. 李梦醒.兰州大学 2016
[2]表见证明制度研究[D]. 梁利波.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58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258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