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代涉外婚姻盛行的社会大趋势下,不同国家之间,甚至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对涉外婚姻的法律规定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法律冲突的协调成为了国际私法婚姻领域最为重要的议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协调法律冲突的涉外婚姻法律适用问题,通过对各个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分析,再对我国涉外婚姻法律适用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涉外婚姻的法律冲突。 第二章内容是对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问题的综述。笔者首要对涉外婚姻缔结的双要件的法律适用进行阐述,其次对涉外婚姻法律适用过程中的识别冲突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对法律适用中非常重要的“地之连结点”进行解读。 第三章所探讨的是涉外婚姻法律适用的后继性问题,即婚姻成立后的效力。笔者在此问题上首先对对婚姻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论述。之后在对具有特殊行为性质所缔结的婚姻的效力进行研究。最后,笔者在最后再论述基于识别冲突所导致的涉外婚姻的效力问题。 本文的第四章是笔者对我国目前的涉外婚姻法律适用制度的探讨,我国涉外婚姻法律适用制度经历了大的转变,那么,法律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利弊为何?笔者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之后,结合我国国情拟对我国目前的法律适用制度提出意见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涉外婚姻 法律适用 婚姻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1;D92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8
- 第1章 涉外婚姻法律冲突概述8-15
- 1.1 涉外婚姻的界定8
- 1.2 涉外婚姻的法律冲突8-15
- 1.2.1 涉外婚姻缔结实质要件的法律冲突9-13
- 1.2.2 涉外婚姻缔结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13-15
- 第2章 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综述15-23
- 2.1 涉外婚姻缔结双要件的法律适用15-18
- 2.1.1 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15-17
- 2.1.2 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17-18
- 2.2 涉外婚姻法律适用中的识别冲突问题18-20
- 2.2.1 宗教婚姻18-19
- 2.2.2 第三人的同意19
- 2.2.3 代理婚姻19-20
- 2.3 涉外婚姻法律适用的连结点20-23
- 2.3.1 婚姻缔结地20-21
- 2.3.2 国籍21
- 2.3.3 住所地21-23
- 第3章 涉外婚姻法律适用的后继性问题—婚姻的效力23-35
- 3.1 婚姻的有效性问题23-27
- 3.1.1 概述23-24
- 3.1.2 美国的实证主义分析24-27
- 3.2 具有法律规避行为的涉外婚姻的效力27-30
- 3.2.1 概述27-28
- 3.2.2 世界上主要国家对婚姻中法律规避行为的态度28-30
- 3.3 被定性为违反国家公共秩序的涉外婚姻的效力30-34
- 3.3.1 多配偶制婚姻31-32
- 3.3.2 同性婚姻32-34
- 3.4 基于识别冲突下的涉外婚姻的效力34-35
- 第4章 我国的涉外婚姻法律适用制度35-44
- 4.1 我国涉外婚姻法律适用的立法发展35-36
- 4.2 对我国现行涉外婚姻法律适用制度的分析36-40
- 4.2.1 我国涉外婚姻实质要件的法律适用36-38
- 4.2.2 我国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38-40
- 4.3 对我国现行涉外婚姻法律适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40-42
- 4.3.1 《法律适用法》21、22条的不足和完善建议40-41
- 4.3.2 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思考—“同性婚姻”问题41-42
- 4.4 结论42-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高留志;;论扶养费的变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孟德花;国外别居制度比较——兼谈我国应设立别居制度[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孟德花;;国外别居制度比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孟德花;国外别居制度比较——兼谈我国应设立别居制度[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石伟伟;;婚姻家庭的经济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王勤芳;;别居法律制度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段葳;;论探视权的立法不足与完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9 童付章;可撤销婚姻制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李友霞;聂婴智;;夫妻忠实义务的法理解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晓斌;;隔代亲情的法律保护——论隔代探望权的确立和制度设置[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2 程敏;;同性婚姻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许莉;《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裴桦;夫妻共同财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潘申明;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阚凯;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孙艳军;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8 李洪祥;我国民法典亲属法编立法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冉启玉;人文主义视阈下的离婚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洁;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沈永妍;判决离婚法定条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应慧娟;中世纪教会结婚仪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肖菁;法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蒋毅颖;论非婚同居及其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聂绍斌;赡养制度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东莹;论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离婚亲子关系中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邓红虹;夫妻婚内侵权之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文静;未成年人监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4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