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家庭暴力与女性权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7-05-09 08:01

  本文关键词:家庭暴力与女性权益的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家庭,是爱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充满温暖而又阳光沐浴的地方。但事实上,千千万万个家庭,却并非每一个都如此。在这些不和谐的家庭中,家庭暴力是影响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社会,家庭暴力仍然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其不仅影响着家庭的幸福,更是影响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在家庭暴力中,女性是最主要的受害者。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中,有90%的受害者为女性,而施暴者绝大多数为男性,这其中有复杂的原因,婚姻的特殊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婚姻,本是男女双方情与性的完美结合,是维持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手段,是保证社会发展与和谐的人文基础。可婚姻这一本应是避风港湾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却成为了暴力的温床,成为了女性权益的最大威胁。本文将揭示什么是家庭暴力及其对女性权益的侵害,分析其存在的各种原因,并试图探析解决之道以期能更好的保护女性权益。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家庭暴力。该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以及法律规范对家庭暴力内涵的不同理解,笔者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对家庭暴力的理解。即家庭暴力是指在具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同居关系中以及这些关系终止后,处于强势地位的成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实施的暴力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更是伤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不过本文主要研究普遍性最高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男性对女性实施的家庭暴力。该章还总结概括了家庭暴力的特征、类型以及家庭暴力对社会的危害。通过该章的分析,可以对家庭暴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为后面提出反对家庭暴力的措施作出铺垫。 第二章介绍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上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历史,以及在干预家庭暴力的对策方面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该章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其实家庭暴力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也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和阶层。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从而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对策也越来越先进和有效;通过将我国和国际社会相对比,找出我国在干预对策上的不足之处,以便我国借鉴和进步。 在对家庭暴力的内涵和现状等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后,第三章对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该章主要从理论上,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女权主义等角度做了简要的分析,然后着眼于现实,找出导致家庭暴力产生的各种成因,但以上分析都是基于笔者的理解,有很多不甚全面之处。 第四章是关于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措施,笔者提出的几点微薄建议。在分析了家庭暴力以及我国和国际社会反对家庭暴力的干预措施后,笔者基于自己的总结和对我国现实情况的了解,提出了解决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可以更好的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家庭暴力 女性 权益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什么是家庭暴力10-20
  •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内涵10-13
  • 一、我国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界定10-12
  • 二、国际社会关于家庭暴力内涵的界定12-13
  • 第二节 家庭暴力的特征13-15
  • 一、家庭暴力的一般特征13-14
  • 二、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14-15
  • 第三节 家庭暴力的类型15-18
  • 一、身体暴力15-16
  • 二、语言暴力16-17
  • 三、性暴力17
  • 四、冷暴力17-18
  • 第四节 家庭暴力的社会危害18-20
  • 一、家庭暴力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18-19
  • 二、家庭暴力增加社会负担19
  • 三、家庭暴力侵害女性权益,阻碍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19
  • 四、家庭暴力容易诱发犯罪案件的发生19-20
  • 第二章 家庭暴力及其干预对策的历史及现状20-25
  • 第一节 我国家庭暴力及其干预对策的历史及现状20-21
  • 第二节 国际社会关于家庭暴力及其干预对策的历史与现状21-25
  • 一、英国的规定22
  • 二、美国的规定22-23
  • 三、加拿大的规定23-25
  • 第三章 家庭暴力产生原因探析25-33
  • 第一节 理论分析25-30
  • 一、家庭暴力产生的心理学分析25-27
  • 二、家庭暴力产生的伦理学分析27-28
  • 三、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学分析28-29
  • 四、家庭暴力产生的女权主义分析29-30
  • 第二节 具体成因分析30-33
  • 一、女性经济不独立30
  • 二、受害者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30-31
  • 三、传统男尊女卑、夫权至上思想的影响31
  • 四、社会转型过程中,婚外情增多31
  • 五、施暴者的性格缺陷31
  • 六、父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31-32
  • 七、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32
  • 八、法制不够完善32-33
  • 第四章 关于我国反对家庭暴力的展望33-41
  • 第一节 社会文化价值倡导33-34
  • 一、"白丝带"运动33
  • 二、零忍耐运动33-34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34-36
  • 一、建立医务工作者干预家庭暴力机制34-35
  • 二、设立妇女庇护所35-36
  • 三、建立法律援助机构36
  • 四、建立心理咨询机构36
  • 第三节 法律制度建设与立法防治36-41
  • 一、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37
  • 二、完善民事法律制度37-38
  • 三、完善刑事立法38-39
  • 四、完善家庭暴力犯罪诉讼制度39-41
  • 结束语41-42
  • 注释42-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素华;;关于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思考[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肖仁辉;;家庭暴力的内涵、特征及其防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曹诗权;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石子坚;;谈美国警察如何处理家庭暴力案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凌世敏;;家庭“冷暴力”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6 白银燕;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机制的几点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J];前沿;2001年09期

8 赵颖;美国警察“社区为本”的反家庭暴力模式[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苏渝儿;语言暴力引发离婚官司[J];检察风云;2004年15期

10 叶浩生,郭爱妹;西方女权心理学评介[J];心理学动态;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禹芳琴;家庭暴力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仙花;家庭暴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暴力与女性权益的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52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