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我国离婚诉讼中的房产分割问题

发布时间:2017-05-12 14:05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离婚诉讼中的房产分割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些学者认为,离婚导致婚姻当事人共居关系的解除,但是共居关系的解体并不影响婚姻当事人原共居房屋的价值。换言之,离婚非但没有消灭当事人对房屋的需求,反而因为婚姻关系的解除增加了他们对房屋的需求量。1因此,房产分割是离婚诉讼中双方都高度重视的问题。而随着房价的不断飙升,按揭房、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等多种方式的购房逐渐增多,房产类型也变得愈发复杂,这使得房产分割问题成为离婚诉讼中的热点和难点。《婚姻法解释(三)》在各界的争议中出台,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的出台没有平息已有的争议,甚至有些争议因其出台而变得更加激烈。因此,合理解决实践中的各种房产争议,改善现有法律规定的不足之处,填补现存的法律漏洞刻不容缓。 本文主要针对《婚姻法解释(三)》出台后争议较为激烈的婚前按揭房分割和父母为子女购置房屋的分割这两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考虑到我国采用约定财产制的夫妻财产关系较少,且处理约定财产制下的房产归属认定及分割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而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的房产分割离婚案件绝大部分发生在法定财产制场合,因此本文主要是在法定财产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的。 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章先简要介绍了离婚房产分割案件中争议最多的两种房产类型。然后以两个以实际案例引出本文将探讨的离婚房产分割问题,并通过分析两个案例分别列举了《婚姻法解释(三)》实施后,在这两种房产类型的分割过程中仍然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 第二章主要针对婚前按揭房的分割问题展开论述。首先点出了司法实践中的处理难点是一方婚前购房并支付首付、婚后共同还贷,并将产权登记在购房者一方名下的情形。第一节指出了判定此类房产的归属时需要综合考虑的几种因素,并一一分析了考虑这些因素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二节是本章的核心,主要讨论了学界对房产增值部分的性质认定及在离婚诉讼中对婚前按揭房和增值部分的分割方法,并对补偿金额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计算方法。另外,还讨论了司法解释中未涉及到的房产贬值问题。第三节则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存在的漏洞及法律空白提出一些补救的建议。 第三章首先从父母出资的性质认定出发,讨论了出资为不同性质时的处理方法,以及认定其性质时的举证责任分配。第二节、第三节分别从出资方式的不同分析了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出资购房和双方父母均出资为子女购房时的处理方法,,并主要探讨了父母基于赠与的意思出资为子女购房的情况。本章内容对父母出资的各种情况做了详细的分类,分别介绍了各界对这些情况的看法和评论,并提出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离婚诉讼 房产分割 婚前按揭房 父母出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导言11-12
  • 第一章 离婚诉讼中的房产分割问题概述12-16
  • 第一节 离婚诉讼中存在争议的两个主要房产类型12-13
  • 一、 婚前按揭房12-13
  • 二、 父母为子女出资购置的房屋13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从两个案例出发13-16
  • 一、 案例简介13-14
  • 二、 案例引出的问题14-16
  • 第二章 婚前按揭房权属的认定和分割16-30
  • 第一节 适用《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时应考虑的因素16-20
  • 一、 产权证取得时间不能作为判定婚前按揭房权属的标准17-18
  • 二、 婚后共同还贷的比例18-20
  • 三、 夫妻各自的还贷能力与债权人银行合法权益的保护20
  • 第二节 婚前按揭房及其婚后增值部分的分割20-26
  • 一、 婚前按揭房增值部分的处理20-22
  • 二、 婚前按揭房及其增值部分的分割方法22-24
  • 三、 婚前按揭房的贬值问题24-26
  • 第三节 有关处理婚前按揭房分割诉讼的其他建议26-30
  • 一、 有关按揭房的性质及其具体处理方法的建议26-27
  • 二、 增设夫妻财产登记制度27-28
  • 三、 法院调查取证权与夫妻双方的举证责任28-30
  • 第三章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置房产的权属认定与分割30-37
  • 第一节 父母出资的性质和举证责任的分配30-32
  • 第二节 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处理32-34
  • 一、 婚前一方父母出资32-33
  • 二、 婚后一方父母出资33-34
  • 第三节 双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处理34-37
  • 一、 婚前双方父母出资34
  • 二、 婚后双方父母出资34-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3 崔嘉欣;;试析我国探望权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樊丽君;;生育权性质的法理分析及夫妻生育权冲突解决原则[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萧也红;婚姻家庭法的民法属性及特性——兼论法律调整之特性[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7 何丽新;;论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的二元化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9年02期

8 高留志;;论扶养费的变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于东辉;;关于《婚姻法》探望权制度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隋悦;郭玉彬;;我国当代婚姻家庭制度变革与妇女权利链接之理论与实践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徐清;;美国夫妻财产制:一个历史的考察[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a

本文编号:359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59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