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暴力的防治
本文关键词:论家庭暴力的防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首先从剖析家庭暴力的内涵入手,分别介绍了新西兰、加拿大、英国及联合国立法上关于家庭暴力的内涵,同时认为我国现行立法对家庭暴力的外延界定较为狭窄;其次论述了防治家庭暴力的现有障碍,主要论述了法规的不完善这一障碍;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几个相关对策,即强化教育,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加强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等。
【作者单位】: 黎明职业大学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家庭暴力 障碍 防治对策
【分类号】:D913
【正文快照】: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只有家庭的安宁才有社会的稳定,然而在家庭中屡屡发生的暴力事件不仅损害了家庭和睦,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引起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但是,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国际术语,学者对其的理解却不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刚;论家庭暴力犯罪[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敏;我国经济法诉讼的反思与再定位[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蒋悟真;公司法修改的理念信守与路径考察[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3 程宗璋;我国经济法中不可诉现象的治理对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郑翔;论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必要性[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5 王力;颜运秋;;论公益经济诉讼的独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曹勇;赵冬艳;;对我国城市女性遭遇家庭暴力问题的再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颜运秋;论经济法的可诉性缺陷及其弥补[J];当代法学;2000年01期
8 陈运华;经济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9 刘晓梅;;伦理学视域下的家庭暴力犯罪[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10 蒋安,李蓉;诉讼观念的变迁与当代司法改革[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姗;;购买性财政支出行为之可诉性援证[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颜运秋;公益经济诉讼:经济法诉讼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6年
3 王新红;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车传波;正当程序论—以中国司法改革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弘力;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帅;我国纳税人诉讼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3 刘帆;我国多元化人身保险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许静;论家庭暴力的公安干预[D];湘潭大学;2006年
5 李娟;对于我国民事诉讼主管制度的审视与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凌晓;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吴永刚;论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沈慧;家庭暴力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陆路;关于在我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房春丽;建国初期广州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950-1953年)[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慧珍,蒋晓华;“家庭暴力”侵害妇女上海300余妇女向妇联求救[J];道德与文明;1994年02期
2 陈新欣;加强综合治理 制止家庭暴力──上海首开“保护妇女权益,制止家庭暴力”研讨会[J];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01期
3 ;学人热谈:家庭暴力[J];妇女研究论丛;1994年03期
4 姜春;伊甸园之梦——家庭暴力引起纵火现象扫瞄[J];云南消防;1994年05期
5 马治国,杜鹂;家庭暴力的法律控制[J];妇女研究论丛;1995年02期
6 李秀华,冯兆蕙;家庭暴力与中国妇女人权的法律保障与完善[J];河北法学;1995年05期
7 孙晓梅;消除家庭暴力——对农村妇女受暴力侵害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8 ;国外有关家庭暴力的文献摘要[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9 钟康安,,梁东;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法医学鉴定69例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6年03期
10 毛磊;家庭暴力扫描[J];记者观察;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材珍;;家庭暴力现象探微[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2 陈新欣;;文化转型与婚姻中的暴力[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孔宝;史为栋;;159例家庭暴力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张钦廷;;合并自杀的他杀研究(综述)[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李爱民;董建英;朱桂花;杨红梅;李鹏;;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的急诊医疗服务[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关鑫;邢晓璐;;论新《婚姻法》的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王小婷;张照东;;新《婚姻法》评述[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戴斌;;社会因素对妇女精神卫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社会性别意识:婚姻法修改新支点[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姚鹏;联手维权聚合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记者 田鹰;妇女受暴力侵犯调查亮相[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北京市高法法医鉴定室 鲁涤 张凤芹;隐蔽的暴力 严重的伤害[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家庭暴力应当制裁[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 张荣丽;惩治家暴的三个层次[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检察院 申磊;摆脱家庭暴力你能做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毕淑敏;去学女儿拳[N];中国妇女报;2000年
9 ;家庭暴力轻的也应法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10 张俊凤;用法规制止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刚义;政治文明与法律服务的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4年
2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黄国平;女性服刑人员中精神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以及PTSD的心理学、认知功能、神经生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邹晓红;中国妇女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晨阳;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向贤;亲密关系中的暴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王玲;家庭暴力的界定与法律防控[D];厦门大学;2002年
3 禹芳琴;家庭暴力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郭开元;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叶新发;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王琴辉;从家庭暴力看当代中国妇女地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丁彦;论家庭暴力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飞;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问题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9 张文娟;民事保护令制度浅析——以台湾民事保护令制度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刘涛;家庭暴力防卫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家庭暴力的防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78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