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我国反对家庭暴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5:05

  本文关键词:我国反对家庭暴力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逐渐被连成一个整体,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和人权问题。家庭暴力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对人权是一种极大的侵犯,所以,科学合理的政策对防治家庭暴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丈夫对妻子的家庭暴力进行研究与分析。我国家庭暴力面临数量逐年上升、手段愈加残忍等现状,且家庭暴力对于受害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威胁婚姻的幸福美满及家庭的和谐稳定,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家庭暴力问题急需全面而有效的对策来防治。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人格心理、法律保障四个因素分析了我国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识到家庭暴力对受害妇女、儿童、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现有的反家暴对策,并对现有对策遭遇的瓶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发现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发展型社会政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其核心理念,笔者对反家暴对策进行了新的探讨,即立足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来制定反家暴的对策,从而为反对家庭暴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的全面分析和阐述,进而认识到发展型社会政策在防治家暴问题上的可行性。最后,以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为我国反家暴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包括建设反家庭暴力的体系和投资型国家等等。
【关键词】:家庭暴力 对策 发展型社会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1 导论8-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核心概念界定10-12
  • 1.2.1 家庭暴力10-11
  • 1.2.3 发展型社会政策11-12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2-13
  • 1.3.1 研究思路12-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4 文献研究综述13-17
  • 1.4.1 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综述13-14
  • 1.4.2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研究综述14-17
  • 2 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17-23
  • 2.1 家庭暴力的现状17-20
  • 2.1.1 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7
  • 2.1.2 家庭暴力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7-18
  • 2.1.3 家庭暴力手段越来越残忍18-19
  • 2.1.4 受害者往往采用非理性手段反对家庭暴力19-20
  • 2.2 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20-23
  • 2.2.1 社会文化因素20-21
  • 2.2.2 社会经济因素21
  • 2.2.3 人格心理因素21
  • 2.2.4 法律保障因素21-23
  • 3 我国防治家庭暴力问题面临的挑战23-31
  • 3.1 家庭暴力的危害23-25
  • 3.1.1 对受害妇女身心造成巨大伤害23
  • 3.1.2 婚姻破裂,家庭解体23-24
  • 3.1.3 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24
  • 3.1.4 严重危害社会安定,阻碍社会和谐发展24-25
  • 3.2 我国反对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25-28
  • 3.2.1 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变迁25-26
  • 3.2.2 人身保护令的试行与推广26
  • 3.2.3 家庭暴力的救助手段26-27
  • 3.2.4 家暴中受害妇女的社会保障政策27-28
  • 3.3 目前我国反对家庭暴力存在的问题28-31
  • 3.3.1 没有致力于消除家庭暴力问题的根源28
  • 3.3.2 现有的关于反家暴的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相背离28-29
  • 3.3.3 反家暴的社会保障政策局限于缺陷修补29
  • 3.3.4 政府介入不足,与非政府组织尚未形成合力29-31
  • 4 反对家庭暴力问题的一种探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31-37
  • 4.1 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背景及核心思想31-33
  • 4.1.1 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背景31
  • 4.1.2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核心思想31-33
  • 4.2 传统型社会政策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比较33-34
  • 4.2.1 消费型社会政策与投资型社会政策33
  • 4.2.2 修复性、应急性社会政策与前瞻性、持续性社会政策33-34
  • 4.2.3 单一主体社会政策与多元化主体社会政策34
  • 4.3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在反家庭暴力问题中的可行性分析34-37
  • 4.3.1 统筹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34-35
  • 4.3.2 致力于消除社会问题的根源35-36
  • 4.3.3 强调公权力的介入36-37
  • 5 防治家庭暴力: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的应用37-44
  • 5.1 多元化主体共同反对家庭暴力37-40
  • 5.1.1 政府是反对家庭暴力的中坚力量37-38
  • 5.1.2 非政府组织是反家暴的重要载体38-39
  • 5.1.3 受害者妇女在反家暴中的责任和意义39-40
  • 5.2 加强妇女的资本积累40-42
  • 5.2.1 社会资本的积累40-41
  • 5.2.2 投资人力资本41
  • 5.2.3 建立个人发展账户41-42
  • 5.3 建立反家暴的防治——救济体系42-44
  • 5.3.1 反家暴的社会管控模式42
  • 5.3.2 全面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型42-43
  • 5.3.3 为反家暴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43
  • 5.3.4 提高反家暴防控——救济体系的透明度43-44
  • 参考文献44-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诗权;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刘淑媛;关于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3 ;会诊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4 刘梦;什么是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5 李玫瑾;家庭暴力,绝非孤立的社会现象[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6 李玫瑾;家庭暴力不再是私事[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7 张荣丽;关于家庭暴力的几点法律思考[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8 荣维毅;消灭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9 段京连;禁止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7期

10 陈小力;面对家庭暴力——谁能保护女性[J];乡镇论坛;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当代中国家庭暴力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江文庆;杜亚松;;家庭暴力环境:儿童虐待的形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飞;;浅析家庭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4 黄克界;;论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符琼芬;孙雨寒;;家庭暴力案件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秀慧;;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的影响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家庭暴力轻的也应法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张俊凤;用法规制止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记者席淑君 通讯员张军萍;青岛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杨涛;家庭暴力与职务高低无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翠燕;遭遇家庭暴力就勇敢地站出来[N];赤峰日报;2005年

6 薇薇安 辛文;家庭暴力不容忽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孟群华 潘华虹;为何产生家庭暴力 半数公众不知内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周华 邓苏勇;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暴力防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福联;应明确规定制止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10 陈本建;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非法律方式解决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于涓;女性视角下的夫妻间权利义务平衡[D];武汉大学;2012年

6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雅蓉;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山西大学;2007年

2 黄迎;上海孕产妇家庭暴力现状及服务机构应对能力的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莫良丰;民事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事前法律救济[D];湘潭大学;2008年

4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都正伟;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D];南昌大学;2008年

9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反对家庭暴力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80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