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外)祖父母探望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16:21

  本文关键词:(外)祖父母探望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现行婚姻法确立了探望权制度。根据该制度,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有了这项制度,离异子女与非同住父母的持续交往得到保障,父母与子女的情感沟通也更加顺畅,对于子女和父母都有很大益处,同时缓解了诸多因离异产生的家庭矛盾。然而,出于我国的传统国情,(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关系密切,感情深厚,他们对(外)孙子女也存在探望需求。司法实践中,同样存在不少此类纠纷。由于法律没有明确(外)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权,法院对此类纠纷的判决也不一致,因此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除引言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之提出:典型案例考量。在本部分通过评析我国首个隔代探望权纠纷案件等三个经典案例,引出我国(外)祖父母探望纠纷案件的司法现状,指出此类案件亟需统一裁判标准。第二部分:我国探望权制度之理论考量。在本部分先从从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讨论了探望权的界定,分析哪些情况下(外)祖父母享有探望权;其次讨论了探望权的性质,得出探望权是一种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身份权;最后是对探望权设立目的的分析,这一权利不仅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满足了父母参与孩子身心发展、与孩子情感交流的需求。第三部分:域外相关立法例之考量。在本部分介绍了域外几个典型国家的探望权主体及行使限制方面的立法,从中看出域外许多国家都允许(外)祖父母作为探望权主体,并且对探望权的行使提出限制。通过分析国外立法,找出我们国家关于(外)祖父母探望权可以借鉴的东西。第四部分:我国探望权主体的立法现状及评析。在本部分,介绍了我国单一的探望权主体,我国探望权行使的限制,通过对主体的评析,进一步阐述(外)祖父母探望权的合理性。第五部分:我国(外)祖父母探望权制度之构建。在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探望权对于离婚后祖孙关系的维系起到重要作用,在特定条件下赋予(外)祖父母探望权合情合理。当然,这一制度的设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外)祖父母探望权制度的具体设立。
【关键词】:探望权 (外)祖父母 子女最大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9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问题之提出:典型案例考量11-12
  • (一)典型案例之介绍11-12
  • (二)典型案例之评析12
  • 二、我国探望权制度之理论考量12-17
  • (一)探望权的界定12-15
  • (二)探望权的性质15-16
  • (三)探望权的设立目的16-17
  • 三、域外相关立法例之考量17-22
  • (一)典型立法例之介绍17-20
  • (二)典型立法例之评析20-22
  • 四、我国探望权主体的立法现状及评析22-24
  • (一)立法现状22
  • (二)探望权行使的限制22
  • (三)立法现状评析22-24
  • 五、我国(外)祖父母探望权制度之构建24-35
  • (一)构建我国(外)祖父母探望权制度的必要性24-28
  • (二)构建我国(外)祖父母探望权制度的原则28-29
  • (三)我国(外)祖父母探望权制度的具体设立29-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英;试析探望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黄新,张冰;国外、域外探望权制度比较——兼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构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王丽萍;中日探望权制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刘艳;探望权的执行及其立法建议[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吴国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姜素红;论我国探望权法律制度及其完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06期

7 戴晓青,王红梅;和谐社会建设中探望权制度的完善[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年04期

8 陈红;刍议探望权案件的执行[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9 储小青;试论探望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戚雅萍;汤继荣;;探望权执行若干问题探析及对策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淑芬;方砚;;谁比谁亲?权利谁属?——从一起探望权判例说起[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2 罗张进;;试论探望权案件的执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付晓斌;;隔代亲情的法律保护——论隔代探望权的确立和制度设置[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莉蓉 姜婷婷 周小明;探望权浅析[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陈洪斌;探望权在审判实践中的具体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2年

3 陈新华 王恩飞;对探望权案件执行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4 张继衡邋刘常俭;丈夫不让见女儿 法律维护探望权[N];河北日报;2007年

5 姜旭春;浅谈我国探望权的现实问题及对策[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6 金健峰;诉讼中探望权的确定[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王雷;隔代探望权也应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崔占魁;判决书中如何表述探望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杨克元;依法判决中止离异夫妻的探望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陈生祥;探望权:你不能剥夺![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轶;论我国的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复旦大学;2008年

2 马涛;探望权法律问题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3 韩玟;探望权制度功能价值的实现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09年

4 汤雯;探望权制度的审思与完善[D];扬州大学;2010年

5 彭昀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6 吕虹;试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丁美君;探望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威;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9 运胜雷;论我国探望权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文文;论我国的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外)祖父母探望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410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8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