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
发布时间:2017-06-04 11:20
本文关键词:论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导致了非婚同居现象的与日俱增,非婚生子数量随之不断增加。但让人倍感遗憾的是,非婚生子女历来受到社会的不公正待遇。针对这个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问题的表现、根源,通过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国情,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具体措施。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现存难题。主要有称谓问题,即“非婚生子女”的称谓本质上是具有歧视性的;对非婚生子女进行保护的相关法条是缺乏可行性的;子女最大利益原则也没有作为指导原则;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落户难”、抚养执行得不到支持以及继承权得不到保护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存在难题的根源。主要是价值观的偏颇、立法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应的保护制度,如准正和认领制度、户籍制度、婚生子女的推定和否认制度等。第三部分:外国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主要介绍了国外对非婚生子女权利进行保护的一些先进的措施、保护制度以及立法,值得我们借鉴。第四部分:解决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现存难题。主要介绍了对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进行保护的意义以及完善的措施。只有树立实质平等的价值观、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立法以及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制度,才能够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非婚生子女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也不能确定自己与生父生母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应受到社会岐视和不公平待遇。法律以及社会对这个群体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在建设和谐社会成为重要任务的今天,加大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已经是大势所趋,否则会对他们的心理乃至生理造成莫大的损害。通过对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探究,要深化非婚生子女问题的认识,加大保护非婚生子女权利的理论支持力度,用法律的武器来强化对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保护其权利免遭侵害。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 人权保护 认领准正制度 监护权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一、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现存难题11-16
- (一) 非婚生子女的界定11
- (二) 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理论难题11-14
- 1. 称谓问题11-12
- 2. 相关法条缺乏可行性12-13
- 3. 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未作为指导原则13
- 4. 法律保护力度不足13-14
- (三) 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实践难题14-16
- 1. “落户”难14
- 2. 抚养执行难题14-16
- 3. 继承难题16
- 二、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存在难题的根源16-19
- (一) 价值观根源16-17
- (二) 立法根源17
- (三) 制度根源17-19
- 1. 缺乏准正和认领制度17-18
- 2. 户籍制度配套不完善18
- 3. 缺乏婚生子女的推定和否认制度18-19
- 三、国外对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19-21
- (一) 国外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规定19-20
- (二) 国外确定亲子关系的立法20-21
- (三) 国外对非婚生子女的监护制度21
- 四、解决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现存难题21-29
- (一) 解决难题的意义21-23
- 1. 彰显民法与婚姻法价值21-22
- 2. 有利于非婚生子女的成长22-23
- (二) 树立实质平等的价值观23-24
- (三) 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立法24-25
- 1. 立法原则:子女最大利益原则24
- 2. 主体:取消非婚生子女的称谓24-25
- 3. 内容:完善抚养权与继承权的规定25
- (四) 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制度25-29
- 1. 确立准正和认领制度25-27
- 2. 完善户籍制度27-28
- 3. 明确婚生子女的推定制度和否认制度28
- 4. 非婚生子女监护制度的落实28-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34
- 研究生履历34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波;论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42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