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我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

发布时间:2017-06-05 08:07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实社会中存在大量非婚生子女,现行婚姻法当中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法律地位,在我国婚姻法当中,并没有关于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详细的规定,父母对非婚生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的履行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持,而非婚生子女可以向其亲生父母请求的责任大部分情况下要依靠父母主动去履行,在父母不履行或者履行不充分时,并没有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非婚生子女提供救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来调整。非婚生子女准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国外很多国家在立法上、实务上已经相当完善,可以为我国建立和完善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提供丰富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为了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并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外国的立法和实务经验,依此完善我国的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从而明确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使非婚生子女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 准正制度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引言6-7
  • 一 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基本问题7-9
  • (一) 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含义7-8
  • (二) 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发展8-9
  • (三) 完善我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现实意义9
  • 二 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国外立法考察9-13
  • (一) 大陆法系国家之规定9-11
  • 1 德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9-10
  • 2 法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10-11
  • (二) 英美法系国家之规定11-12
  • 1 英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11
  • 2 美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11-12
  • (三) 上述国家关于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比较12-13
  • 三 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18
  • (一) 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立法现状13-15
  • (二) 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存在的不足15-18
  • 1、 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局限性15-17
  • 2、 亲子鉴定技术在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中运用存在的不足17-18
  • 四 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完善18-25
  • (一) 确立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的基本原则18-20
  • 1、 平等原则18-19
  • 2、 儿童利益最大原则19
  • 3、 私权自治原则、国家公权适当干预原则相结合原则19
  • 4、 公序良俗原则19-20
  • (二) 立法完善20-21
  • 1、 非婚生子女准正的条件20
  • 2、 非婚生子女准正的方式20-21
  • 3、 非婚生子女准正的法律后果21
  • (三) 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中亲子鉴定技术的完善21-25
  • 1.亲子鉴定技术的启动程序的完善21-23
  • 2.亲子鉴定技术结论效力的认定23
  • 3.亲子鉴定制度的不利推定原则的引入23-25
  • 结语25-26
  • 注释26-29
  • 参考文献29-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雅;;涉外非婚生子女准正及其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6期

2 陈明明;;论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3 李长凤;;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确认的法律规制研究——以非婚生子女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4 秦雪;;非婚生子女财产继承权的法律保障[J];法制与社会;2011年29期

5 李余华;张宇;;论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价值定位——子女最大利益原则[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杨立新;;论婚生子女否认和非婚生子女认领及法律疏漏之补充[J];人民司法;2009年17期

7 周艳萍;;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及权利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8 汤振东;;香港与内地亲子关系相关制度对比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张晓燕;;论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宇梁;;澳大利亚“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对我国的启示[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的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42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