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婚内强奸入罪正当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5 19:05

  本文关键词:婚内强奸入罪正当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中国反家暴立法进入起草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如何被应用到国家立法决策中并对立法产生实质影响,是中国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妇联、长期从事反家暴研究与行动的学者和妇女权益推动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妇女研究论丛》继2012年第3期刊登"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促进社会和谐"专题讨论之后,本期再次邀请学界和妇女界同仁,围绕反家暴法制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反家暴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及反家暴公益诉讼机制、反家暴法宗旨及其对幸存者的社会救助、婚内强奸的入法问题以及反家暴专门机构和专项基金等展开讨论。期待这一讨论有益于制定中的反家暴法在立法宗旨、核心概念、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幸存者的社会救助机制、符合家庭暴力特点及规律的民事诉讼规则、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与经费等方面,作出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顺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反家暴立法趋势的选择。——主持人:薛宁兰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婚内强奸;家庭暴力;暴法;入罪;民事诉讼证据;婚姻关系;全国妇联;正当化;主体范围;诉讼机制;
【分类号】:D923.9;D924.34
【正文快照】: 婚内强奸是社会各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1999年,王卫明强奸妻子案被上海市青浦县人民法院判决强奸罪成立,宣告了婚内强奸在中国从客观事实到法律事实的演进事实。但时至今日,婚内强奸入罪依然障碍重重,入律更是见仁见智。一、婚内强奸否定说的基本立场婚内强奸并非新型的家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立林;夫妻同居与忠实权利义务探析[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邵世星;夫妻同居义务与忠实义务剖析[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金鑫;;人格权与公共安全的冲突——厦航黑名单案件引发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林晓权;;论共同隐私的民法保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道云;;生育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9 邱振卓;;康德对“权利”的基本规定及其划分[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高全喜;;休谟的财产权理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潘弘;陆晶晶;;国外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高惠珠;;论道德权利与劳动关系的和谐——新《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义解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东方朔;;评儒家道德独断论[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7 孙章季;;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杨保军;;“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演变趋势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9 郭富青;;建立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及营造社会信用环境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黄明儒;黄义华;;怀柔刑事政策的提倡与刑罚结构维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锋;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胡湘;行政执法理念的重塑[D];湘潭大学;2009年

8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鲁银娣;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军;婚内强奸与妇女人权保护[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冀祥德;论婚内强奸法律救济——从《婚姻法》修改价值取向之视角[J];政法论坛;2002年06期

3 钟情;;不能默认“婚内强奸”的“合法性”[J];新疆人大(汉文);2006年04期

4 冀祥德,刘科科;对婚内强奸的理性分析与思考[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5 张艳玲;婚内强奸的法社会学分析[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6 冀祥德;耦合权利义务说:婚内强奸立论的理论原点[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1期

7 ;挥起法律大棒惩治“婚内强奸”——一项调查表明:七成都市青年女性对此表示赞同[J];吉林人大工作;2000年12期

8 印卫东;论婚内强奸[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9 马晓年;;婚内强奸[J];婚育与健康;2001年11期

10 王晨曦;略谈“婚内强奸”的不科学性及相关解决途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范南;“婚内强奸”立法是一大进步[N];人民代表报;2007年

2 罗翔;性法律,平等的价值高于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吴剑飞邋王晓映;“博导带一群女博士”折射就业歧视[N];新华日报;2007年

4 刘帅;浅析配偶权制度[N];天津政法报;2008年

5 陈爱和;法律少介入为好[N];检察日报;2002年

6 记者 黄秀丽;夫妻之间是否存在配偶权[N];北京日报;2000年

7 欣葆;新婚姻法:伦理冲突风骤雨急[N];工人日报;2000年

8 老荒 康夫 姚敏 文言 夏冰 晓凡 九水 杨坤铁;你想说点儿啥[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9 蔡文清;大学生与专家面对面[N];中国人口报;2000年

10 张清郎;配偶权:道德与法律的碰撞[N];检察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合俊;作为人权的性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罗满景;中美婚内侵权行为之比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兴华;婚内强奸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汪群惠;“婚内强奸”的刑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方玉宝;婚内强奸的刑法规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周琳;婚内强奸入罪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李向辉;婚内强奸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羽;论婚内强奸的民法救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孟华;我国婚内强奸入罪探析[D];山西大学;2013年

8 蔡克;“婚内强奸”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陈静;论婚内强奸[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柳远;民法视野中的婚内强奸[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婚内强奸入罪正当化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483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