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域下的女精神病患者性权利实现研究
本文关键词:法律视域下的女精神病患者性权利实现研究
【摘要】:我国《婚姻法》禁止未经治愈的女精神病患者结婚,我国关于强奸罪的刑事司法解释禁止和女精神病患者发生非婚性关系,在此制度架构下,女精神病患者无法从婚内和非婚途径自主实现性权利。由于精神的残疾并不意味着身体的无欲,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实质上剥夺了该类主体的性权利这一基本人权和民法上的固有人格权,也导致案件的判决结果丧失实质正义。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仍有必要保留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故化解我国女精神病患者性权利实现之困境的有效途径有二:其一,尽快完善刑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其二,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善于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从而有效保护女精神病患者性权利的实现。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女精神病患者 性权利 自由裁量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2&ZD008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我国《婚姻法》禁止未经治愈的精神病患者结婚,同时我国关于强奸罪的刑事司法解释又明确规定: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与其发生性行为的,一律以强奸罪论处,即禁止和这类女性发生非婚性关系。这样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法律规范实施的后果是:恰恰在实质上剥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庆泽;关于强奸案件中精神病被害人的权益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异;;法益侵害还是规范违反[J];刑法论丛;2007年01期
2 于改之;;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用[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3 陈璇;;对紧急避险正当化根据的再思考[J];刑法论丛;2007年02期
4 马荣春;周建达;;犯罪危害性刑法学地位的新视角:犯罪危害性的属性[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5 邓君韬;;超规范问题及其意义——对犯罪认知体系方法论的初步考察[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6 李凤梅;;古典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研究[J];刑法论丛;2009年02期
7 马荣春;周建达;;为社会危害性概念的刑法学地位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J];刑法论丛;2009年03期
8 吴情树;;京特·雅科布斯的刑法思想介评[J];刑法论丛;2010年01期
9 王明星;;论刑法的迫不得已性[J];刑法论丛;2010年04期
10 李运才;;毒品犯罪死刑政策之评估[J];刑法论丛;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勇;;刑事犯罪被害人救助问题探讨[J];攀登;2009年05期
2 王振;;刑事被害人人权保护的三维考量[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维俭;刑事三元结构论[D];北京大学;2004年
2 谢协昌;犯罪被害人保护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军;刑法学中的被害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常胤;论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及救济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永丽;刑事被害人精神权益保障及救济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秀英;法律保护公民性权利的应然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秦雅静;;诚信原则的含义界定及其价值考察[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3 廖兴存;合同的解释原则[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李葆华,王晓敏;相邻关系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中国“准普通法”的效率分析[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张阳;;对“婚内强奸”行为法律定性的再思考[J];中州学刊;2006年02期
6 王琪;;婚姻契约观下对妻子性权利的再认识——也论婚内强奸[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7 刘光军;;诚实信用原则的历史沿革及经济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8 白小平;;性骚扰法律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卫红亮;;论合同解释在我国的运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7期
10 夏妍;;英美法系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兼论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海薏;俞翰政;;合理规范专利审批中的自由裁量[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2 吕甲木;;知识产权法中的利益平衡机制——以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为视角[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邓宏光;;构建我国专利权不侵权确认之诉制度——以美国确认之诉为借鉴对象[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4 卢津津;;立法的“承诺”与“兑现”——试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抚慰金量化标准的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万福;;论“性”健康与民法保护——全国首例“性”权利胜诉案的思考[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万福;;“性”健康的民法保护——从全国首例“性”权利胜诉案说起[A];江苏省性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建忠;;修改超范围的判断应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戴文良;王旭东;;解析商品房销售广告构成合同内容的条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王世进;周辉;吴菲;;论环境相邻权的保护[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顾向一;;环境权保护在我国物权立法中的体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燕霞;商标申请中商品审查的自由裁量权[N];国际商报;2008年
2 郸宣 侯良清;法官应慎重行使自由裁量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宋红雨;对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思考[N];中国工商报;2010年
4 ;男性性权利法律也该保护[N];法制日报;2005年
5 武秀英(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家庭暴力何以为罪[N];法制日报;2005年
6 杨立新;发性骚扰短信也是侵权行为[N];北京日报;2005年
7 ;别用不良短信骚扰他人[N];甘肃法制报;2007年
8 马飞;论“婚内有奸”思想的法哲学基础[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胡腾云;审理赡养探视案件应考虑的因素[N];江苏法制报;2009年
10 渠涛;物权法草案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婷婷;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数额确定[D];吉林大学;2007年
2 邢娜;法官在民法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张豪;论我国民法法源[D];山西大学;2006年
4 林美;论附随义务的法律适用问题[D];延边大学;2006年
5 宋慧青;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刘玉荣;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适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唐玉厚;民法原则的司法功能[D];吉林大学;2009年
8 潘家轩;论诚实信用原则[D];山东大学;2006年
9 柳远;民法视野中的婚内强奸[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张望朝;性权利的价值意蕴及法律规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55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5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