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中外亲属关系法律效力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亲属关系法律效力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07-18 09:07

  本文关键词:中外亲属关系法律效力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亲属关系法律效力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亲属关系 法律效力 比较评析 完善建议


【摘要】:亲属关系一经法律的调整,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即产生权利义务后果。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体现了国 家对亲属关系的态度,对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赋予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在各国法律中都有体现,但在不同的国家, 亲属关系的效力又有所不同。亲属关系会产生哪些法律效力,这完全取决于各国法律的具体规定。一般说来,在 亲属法、民法、诉讼法、刑法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相应的效力。各国的规定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具有不同特色。 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亲属关系的效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亲属关系法律效力的立法 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亲属关系 法律效力 比较评析 完善建议
【分类号】:D913.9
【正文快照】: 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对 社会的影响极大,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亲属关系的法 律调整。亲属关系一经法律的调整就产生一定的法 律后果,这就是亲属的法律效力。赋予亲属关系一 定的法律效力对保护婚姻家庭,保护公民的权益和 社会利益,处理因亲属关系而发生的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辉胜;现代法学视野中亲亲相隐之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敏;;试论刑事简易程序的若干问题[J];研究生法学;2002年01期

2 邓思清;;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3 苗永前;;检警关系的本土重塑——架构检察指导侦查制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4 陈桂明;纪格非;;证据制度改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杨书文;刑事责任评价基点的客观主义及其功能评价[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郭云忠,张庆彬;群体诉讼的起诉成本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吴志忠;;论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余辉胜;现代法学视野中亲亲相隐之原则[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9 叶高峰,王俊平;保险诈骗罪比较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牟军,牟辉;自白解说——对自白概念及构成的比较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景;;中国古代“存留养亲”制度述论[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诵科;;论物业管理的性质——兼评海南自力投资有限公司诉海南华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案[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申君贵;伍光红;;困境与出路:关于侦查阶段律师权利的考察与反思[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勇;;论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方式改革与诉权保护原则[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红;罪刑法定原则与近代中国刑法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2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4 董晓松;刑法中的事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6 阎朝秀;司法认知:法理、规则、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杨志刚;诱惑侦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彬;论刑事搜查[D];四川大学;2007年

9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孙宏;军事刑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霞;后合同义务与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陈平;论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的制度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徐瑾;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朱挺;论撤销仲裁裁决司法审查不当的救济制度[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劲松;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周舜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吴风;民事审级制度的实践困境及其理论破解[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化斌;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宋晖;行为保全制度比较研究与我国的立法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方云;罚金执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锦雄;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继承与批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宗熙;;我可以和儿子脱离关系吗?[J];法学杂志;1980年01期

2 蔡俊生;摩尔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两个特征——兼谈人本身生产方面的社会物质关系[J];哲学研究;1983年02期

3 李詈;赵子祥;;亲属关系间之道德与法制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4 赵泽隆;;有扶养关系的三亲等亲属应有继承权[J];政治与法律;1985年02期

5 赵泽隆;;有扶养关系的三亲等亲属应有继承权[J];现代法学;1985年01期

6 余少君 ,戴冠雄;关于单位内部干部亲属聚集状况的调查[J];理论导刊;1986年05期

7 夏杨;干部任职应有亲属关系的限制[J];领导科学;1987年03期

8 陆珂;志宇;;谈谈“亲属回避制度”[J];商场现代化;1987年03期

9 ;职工“亲属化”是一种社会退化现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7年07期

10 巫昌祯;;有关亲属的两个问题[J];法律适用;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士云;;说“爷”和“爹”[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2 王晓兴;;论道法自然的社会批判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阮西湖;张继焦;;国外都市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势[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盖利亚;;谈“同形词”在汉日互译中的负迁移[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陆招英;;语系假设与闽方言侗台语底层词初探[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陆天桥;;毛南语的“亲从幼称”[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7 王志敬;;亲属语言研究方法论——从语法领域和现代语料说起[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8 周庆生;;傣语亲属称谓等价规则[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9 庄丽莹;;面子体系与话语中的策略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澜;;唐代丧服制度建设对妇女家庭身份地位的构建[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未成年人监护应有说法[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航洋;旅游者应懂点法[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李杨;人口学定量分析的“圣经”[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卫爱民(律师);为何我国禁止“借腹生子”[N];北京日报;2001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谢望原;如何认定亲属间的行贿与受贿[N];法制日报;2001年

6 江水;公民有哪些隐私权[N];河北日报;2001年

7 刘英;家庭呼唤有责任感的男人(上)[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东方;香港接纳内地移民拟实行新计分制度[N];法制日报;2002年

9 梁慧星;民法典不应单独设立人格权编[N];法制日报;2002年

10 通讯员 曾言、记者 梁均贵;全省办起1500余家侨属企业[N];湖北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眭红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魏清(Metcha Sodsongkrit);汉泰称谓语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琦;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婚姻取向和亲属关系[D];武汉大学;2004年

2 葛强;亲属关系逻辑推理专家系统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杜俊莉;孟德尔群体中亲属关系与相似性度量的信息论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焦国荣;陕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士栋;论刑事证人的适格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华丽;晚清华北地区家庭养老方式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傲蕾;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8 郑尔宁;现代汉语称谓名词义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宝芳;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婚姻家庭状况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10 吴文善;论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图腾诗[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56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56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