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完善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7 01:14

  本文关键词:完善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无效婚姻 可撤销婚姻 法律后果 存在缺陷 完善


【摘要】: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婚姻立法中都设立了无效婚姻制度,例如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此后,瑞士、日本、英国等国以及美国的部分州,都相继设立了无效婚姻制度。而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则起步较晚,在1950年的婚姻法中,规定了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但是在结婚制度中却没有无效婚姻制度的有关内容。同样1980年的婚姻法亦是如此。无效婚姻制度的长期缺失使我国的结婚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给司法工作者带来许多不便,婚姻法缺少严肃性和权威性。可喜的是在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中,增设了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这一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起相应制度,完善了婚姻立法的结构体系,给司法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该次修法只是向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一个过渡,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 本文从无效婚姻制度的概念、历史沿革及价值意义、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无效婚姻制度的相关规定、无效婚姻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范围无效婚姻制度在使用中凸显出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思考等方面简要论述了无效婚姻制度,以希望对我国未来无效婚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本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主要讲无效婚姻制度的背景、意义、中国对无效婚姻的研究现状、外国对无效婚姻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无效婚姻制度的概念,无效婚姻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无效婚姻制度的价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请求权主体及行使期间、宣告无效婚姻的程序以及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无效婚姻制度的具体内容;第四部分,指出了我国现行无效婚姻制度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无效婚姻的范围、认定机关、同居关系如何解除、无效婚姻案件的审理程序及损害赔偿制度在无效婚姻的使用;第五部分,通过对无效婚姻制度基本理论和我国现行无效婚姻制度具体内容的分析,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尊重我国的历史传统,从五个方面即严格界定无效婚姻的范围、明确规定无效婚姻的认定机关、同居关系应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规范和完善无效婚姻审理程序、构件无效婚姻过错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无效婚姻制度;第六部分简单概括无效婚姻了制度的基本内容及未来完善之处。
【关键词】:无效婚姻 可撤销婚姻 法律后果 存在缺陷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2
  • 1.3 论文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12-14
  • 第2章 无效婚姻制度概述14-19
  • 2.1 无效婚姻的概念14-15
  • 2.2 无效婚姻制度的历史沿革15-17
  • 2.3 确立无效婚姻制度的意义17-19
  • 第3章 中国婚姻法上的无效婚姻制度19-30
  • 3.1 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19-23
  • 3.2 中国无效婚姻制度的适用范围23-24
  • 3.3 关于婚姻无效的确认程序24-26
  • 3.4 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26-30
  • 第4章 中国无效婚姻制度存在的问题30-34
  • 4.1 关于无效婚姻的范围30-31
  • 4.2 关于无效婚姻的认定机关31
  • 4.3 关于同居关系如何解除31-32
  • 4.4 关于无效婚姻案件的审理程序32-33
  • 4.5 关于损害赔偿制度在无效婚姻的使用33-34
  • 第5章 完善中国现行无效婚姻制度的一些思考34-42
  • 5.1 严格界定无效婚姻的范围34-35
  • 5.2 明确规定无效婚姻的认定机关35
  • 5.3 同居关系应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35-36
  • 5.4 规范和完善无效婚姻审理程序36-38
  • 5.5 构建无效婚姻过错赔偿制度38-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44-45
  • 致谢4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王建文;论婚约的法律规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郁光华;;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马忆南;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樊丽君;;生育权性质的法理分析及夫妻生育权冲突解决原则[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萧也红;婚姻家庭法的民法属性及特性——兼论法律调整之特性[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10 李洪文;论代孕之法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新宇;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周安平;性别平等的法律建构[D];苏州大学;2004年

6 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无效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东华;试论离婚判决中女性的居住权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姜春艳;完善别居制度的理性构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叶道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骞;论离婚诉讼调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海峰;妨害婚姻家庭犯罪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邓丽;婚姻关系的契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叶新发;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方源;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陈飞;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问题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32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32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