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1:10
本文关键词:我国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每个公民所担负的身份角色日渐增多,对公民不同身份下所需履行的义务要求也不断增加。步入社会的独生子女在多样化的角色身份下,也同样需要承担多样化的义务,当要求人们描述一下独生子女时,大多数人使用诸如自私、孤僻、不合群、缺乏责任心这一类的字眼,对独生子女在扮演社会与家庭角色中履行义务的能力表示质疑。独生子女对多样的身份义务履行程度如何?行为背后所隐含的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根源何在? 对比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在几个方面与“一般人”身份义务观之标准存在差距,大多数独生子女并不知晓不同身份下自己应承担何种义务;在身份权利义务权衡方面,独生子女表现出对自己过分宽容,而对他人要求苛刻的状态,尽量逃避身份义务而单方面追求权利,造成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另外独生子女家庭过度保护子女,情感远重于教育,加之外界舆论始终对独生子女行为持消极评价,独生子女缺乏自主自信履行义务的信念逐渐减弱,主观上拖延履行甚至不履行义务。多数独生子女作为公民身份,消极履行纳税及其他义务;作为职员身份,缺乏诚信义务观念,违约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夫(妻)身份,家庭义务观念严重不足,,相互推诿拘捕承担责任的案例不在少数。独生子女在身份义务观方面所表现出的与“一般人”身份义务观的不同,有个体原因也有社会不良舆论的原因,为弥补以上消极特质,关键需个体主要生活范围内的教育指导,独生父母更新教育方式,增加独生子女责任义务观念的培养;独生子女改变原有消极心态,主动担负社会、家庭义务;法律则在适度的范围内调整既有规范,引导独生子女积极履行身份义务,在法律、社会、家庭、个人的多方努力下,完善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
【关键词】:独生子女 身份义务观 社会宽容度 义务履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 研究现状描述8-12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3
- 一、 身份义务观的“一般人”标准13-16
- (一) 身份义务观内涵13-14
- (二) 了解自身义务,主动承担责任14-15
- (三) 对他人行为的适度宽容15-16
- 二、 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现状16-32
- (一) 对自身所应履行的身份义务不明确16-22
- (二) 身份权利义务不对等22-27
- (三) 基于“强迫”、“不得不”的义务履行27-30
- (四) 小结30-32
- 三、 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差异的关联因素32-38
- (一) 家庭规范、礼仪及教养程度的不足32-35
- (二) 消极社会氛围加重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的缺失35-37
- (三) 社会舆论的诋毁导致独生子女自暴自弃37-38
- 四、 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差异的弥补路径38-44
- (一) 身份义务观弥补的可行性38-39
- (二) 改变成年独生子女的父母代办模式39-42
- (三) 独生子女加强身份义务观的自我培养42-43
- (四) 通过法律引导独生子女身份义务观43-44
- 总结44-45
- 参考文献45-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焕生;西塞罗的义务观评析[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2 陈立林;;文明社会与公民义务——以托马斯·雅洛斯基著《公民与文明社会》的分析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3 禹江;试论霍布斯的自由与义务观[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5期
5 马晓燕;;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精神[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6期
6 张禹;;树立正确的义务观[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10期
7 李岑;熊丽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观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3期
8 风笑天;;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J];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李伯远;;托克维尔的公民精神及其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陈仲;;论公民精神[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镇镇;公民精神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D];上海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55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5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