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年人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当下,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一些单身老人为告别孤独生活,选择不履行结婚登记程序而同居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搭伴养老"现象。这不仅有损法律的尊严,还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行司法解释将欠缺形式要件的同居行为一律界定为"同居关系",并完全否认其法律效力的规定,是欠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厚的社会基础的。因此,将举行了结婚仪式或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达到一定期限的同居行为确定为婚姻行为,并赋予其法律效力,进而体现对传统习惯、客观事实的尊重,更有利于保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同居者的权益。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老年人同居 老年型国家 婚姻法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1月1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44亿人,超过总人口数的11.3%;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已达l.l亿人,占总人口的7.69%。①我国已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②在这些老人里,不少为单身。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3 吴琼,吴圣兵;试论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建文;论婚约的法律规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马忆南;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曲德来;陆机《文赋》刍议[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7 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8 李洪文;论代孕之法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9 蒋云立;从婚姻契约论角度谈“网婚”问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高留志;;论扶养费的变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德颇;郭旭阳;;古均州“静乐宫”名考辨[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宝宽;中医疲劳与亚健康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2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新宇;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焦燕;婚姻冲突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无效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姜春艳;完善别居制度的理性构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叶新发;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方源;论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5 孙妍;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定位与实现途径探析[D];天津大学;2004年
6 陈飞;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问题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7 梁国启;中日成年人监护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秀萍;论我国未成年人权益的民法保护[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李启昱;夫妻财产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王灵;英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现代化简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高攀;;老年人同居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718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71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