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夫妻人身权利义务的发展和我国《婚姻法》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夫妻人身权利义务的发展和我国《婚姻法》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夫妻人身权利义务 配偶权 家庭事务管理权 日常家事代理权
【摘要】:我国已婚妇女普遍使用自己的姓名。夫妻双方平等的住所决定权的实质是夫妻共同决定。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同居义务时,还应规定夫妻同居义务的免除事由。夫妻应当在婚姻共同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协助。当代英美法上配偶权仅有对外的作用,配偶另一方可利用其提起配偶权损失之诉。我国《婚姻法》不宜用配偶权指称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或特指夫妻忠实或性的权利义务。婚姻法应继续倡导"夫妻应当互相忠实",而不是确立"夫妻忠实义务"。对单纯通奸行为的干预,《婚姻法》所表达的克制态度应予尊重。主张夫妻平等的就业权、家庭事务管理权和承认家务劳动价值,避免妇女就业率低于男性、家务劳动负担重于男性的事实导致对妇女贡献的低评价。夫妻对于日常家事可由一方行使法定代理权,以便利日常生活。我国《婚姻法》应当确认夫妻有平等的生育权,并将重点放在行使生育权冲突的解决上。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夫妻人身权利义务 配偶权 家庭事务管理权 日常家事代理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法典体系中的婚姻家庭法新架构研究”(09BFX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妻人身权利义务,除与我国相似的“姓名权”与夫妻法律关系具有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内“就业自由权”外,主要有“住所决定权”、“同居容,即通常所谓的“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义务”、“配偶权与忠实义务”、“家庭事务管理关夫妻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如夫妻冠姓、同居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强;配偶权研究[J];法律适用;2000年08期
2 蒋月;配偶身份权的内涵与类型界定[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马忆南;杨朝;;日常家事代理权研究[J];法学家;2000年04期
4 吴晓苹;配偶权若干问题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邵世星;简论配偶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罗思荣;论配偶权的性质和内容[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7 于晓;;论干扰婚烟关系的侵害客体[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罗世荣;黄静芳;;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性——再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高海;;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收益权融资担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王松;;《物权法》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赵文婧;;侵权行为中精神抚慰金的评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林;柳娜;杨芳;;执行阶段追加原配偶为被执行人之合法性评析——以民行检察监督为视角[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曹海荣;;论读者隐私权的保护[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余文群;;试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胡鸿高;胡冰;;论股权质押制度——以有限公司股权质权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陈历幸;;同时遇难的死亡时间推定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755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75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