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非讼法理在家事诉讼中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7-09-02 15:36

  本文关键词:论非讼法理在家事诉讼中的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家事诉讼 非讼法理 公益性


【摘要】:家事诉讼案件具有情感性、公益性、牵连性等特点,因此家事诉讼程序上的设计和运作上就应当有所照应,做出与通常民事诉讼事件不同的处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虽开始认识到家事诉讼案件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的差异并做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零星分散,不够全面和系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程序法理。实践中,法官在处理家事案件时采用和普通民事案件几乎同样的处理方式。为了家事诉讼案件的妥当解决,应当参酌适用不公开主义、裁量主义等非讼法理。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家事诉讼 非讼法理 公益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家事诉讼立法研究”(13BFX08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非讼法理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适用研究”(12FXB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1;D923.9
【正文快照】: 从实体法的层面上看,凡是与家庭有关的事件像身份、继承、遗嘱、禁治产事件等均属家事事件。如果从程序法的角度分的话,家事事件只能分为家事诉讼事件和家事非讼事件。“家事诉讼事件是指像婚姻无效和取消之诉以及亲子关系的确认之诉这样的纷争,当事人一方是原告而另一方是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礼仁;;家事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之构想 以婚姻案件审判现状为背景[J];法律适用;2008年11期

2 滕威;;对我国设立家事诉讼程序制度的宏观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刘敏;;论家事诉讼程序的构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中村英郎;郎治国;;家庭事件裁判制度的比较法研究[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7年00期

5 郭美松;;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理论研究与立法状况的透视与反思[J];凯里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周琳静;;民间资本进入微型金融领域的理论解读与现实表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陈桂生;;行政许可法的经济分析——以交易成本为视角[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曾兆晖;艾利娜;;理性视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晋华;周玉庆;;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谢伟;;论环境诉权的价值[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刘湘溶;王彬辉;;环境法学权利研究方法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正爱;;小康社会视阈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解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桦佩;欧丹;;集体林权纠纷行政解决的局限及对策[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孙艳秋;以人为本 中小城市棚户区改造现状及对策[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贝奇;证明妨害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肖丽;论网络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正的良性互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程雨和;中国外汇管理改革的法律问题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基本原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礼仁;设立人事诉讼制度之我见[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3 刘引玲;关于我国设立亲权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4 徐继强;我国民事诉讼法应确立辩论主义原则[J];法学;1997年04期

5 梁宏辉,张德峰;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之建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陈爱武;;人事诉讼程序的法理与实证[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7 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的基本概念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J];现代法学;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幼新 ,张学增;房产纠纷 父欲与女对簿公堂 非讼调解 一对亲人笑泯恩仇[J];山西老年;2001年01期

2 蒋瑜;胡思博;;对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中因申请时间所引发的审理程序合并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3 马作武;古代息讼之术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孟庆超;;日本人的和谐观及其在法律领域的体现——儒家传统对日本社会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李刚;;论非讼解决方式在当代农村存在的价值及形式[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6 彭支援;;当代中国农民“非讼”的原因分析[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7 徐顺;;“非讼”现象的司法成本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江伟;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J];现代法学;1996年03期

9 卢明纯;试论技术合同纠纷的非讼解决[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黄荣楠;律师的重要舞台——法庭[J];中国律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勇;;体育赛事隐性营销与自救措施[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宁静波;;法经济学视角下的调解制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管铁流;;正本清源,导疏化育——律师化解社会矛盾新思维初探[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 郝振江;司法能动主义与我国非讼事件程序法的制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本报编辑 杨凯;“讲道理”与“软实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记者 谢晓曦 谭灵 通讯员 龙虎;荣昌“综合调处室”化解矛盾效果好[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朱品昌 季若予;“复合型”律师受青睐[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蔡虹;建立多元化农地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曹红蕾;官渡法院完善农村地区非讼纠纷解决机制[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7 李刚;上海采用“非讼调解”见成效[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建立切实可行的证券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证券报;2003年

9 王景琦;论民事行政公诉的范围[N];法制日报;2001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肖建国;民事保全程序中的审执分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浩;司法介入公司治理的非讼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蔡理亮;建构我国家事审判程序之设想[D];郑州大学;2004年

3 薛凌云;论我国非讼解决社会纠纷机制的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王传亭;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诸葛倩靓;家事诉讼程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梦悦;调解的类型化研究及规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卫洁;澳大利亚家庭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山西大学;2007年

8 陆岳松;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9 杨静;行政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学经;家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79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779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3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