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发布时间:2017-09-03 22:32
本文关键词: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暴力 身体暴力 精神暴力 性暴力 法律规制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关系的和谐构成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反之,家庭暴力则是侵害家庭成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和影响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国外对家庭暴力始于70年代的研究至今已成为一个相对系统的领域,已有大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禁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同时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后,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总则中也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一词开始出现在法律中。但不可否认,虽然当前对家庭暴力进行法律规制已达成共识,在法律中也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条款,仍存在立法分散,内容缺失,处罚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操作性等问题;再加上司法实践中传统观念对司法人员的影响,使家庭暴力难以得到有效地制止,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难以得到有效的救济。现代法治社会要求通过法律来防治家庭暴力,以惩治施暴者,保护受害者。对家庭暴力进行法律规制,是我国保障人权、实现男女平等,最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此,对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家庭暴力的概述,介绍了国际层面和各个国家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并从家庭暴力主体、行为类型等方面界定了家庭暴力的概念,描述了家庭暴力的现状,分析了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台湾及香港地区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机制。通过对其进行剖析,为完善我国家庭暴力防控的法律机制提供了借鉴。 第三部分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然后对家庭暴力法律规制提出了完善建议:建立保护令制度、完善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变革调解制度;增设家庭暴力罪、明确承认婚内强奸:明确和加强公检法机关在防治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以期健全和完善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体系。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进行论述。其中,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体现在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他章节则通过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阐述了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家庭暴力 身体暴力 精神暴力 性暴力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一、家庭暴力概述13-22
- (一) 家庭暴力的涵义13-17
- 1. 国际及国家层面对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13-14
- 2. 本文对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14-17
- (二) 家庭暴力的特点、成因及危害17-22
- 1. 家庭暴力的特点17-19
- 2. 家庭暴力的成因19-21
- 3. 家庭暴力的危害21-22
- 二、美国及相关地区家庭暴力法律规制考察22-26
- (一) 美国22-24
- (二) 台湾地区24-25
- (三) 香港地区25-26
- (四) 评价与借鉴26
- 三、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现状及其不足26-31
- (一) 反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概况26-29
- 1. 反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概况26-28
- 2. 地方性法规概况28-29
- (二) 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缺失29-31
- 1. 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29-31
- 2.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
- 四、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完善31-44
- (一) 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31-33
- (二) 反家庭暴力相关立法的完善33-39
- 1. 相关民事法律制度的变革33-37
- 2. 相关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37-39
- (三) 反家庭暴力司法救助机制的完善39-44
- 1. 加强公安机关的干预力度40-41
- 2. 增加检察机关的公诉范围41-42
- 3. 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作用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发表文章目录48-49
- 致谢49-50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琳;全球化的挑战: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2 黄燕华;;城乡家庭暴力原因与趋势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3 罗长斌;家庭暴力刑法解读[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刘余香;;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王玲;反家庭暴力立法价值目标与制度完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6 陈晗霖,王玲;家庭暴力罪及其防范和控制[J];理论探索;2005年02期
7 严晓慧;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刍议[J];兰州学刊;2003年03期
8 刘群芳;李华芳;;对建立婚内侵权赔偿责任制度的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9 张曙,李熠;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10 任凤莲;关于家庭暴力立法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莉;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刘艳梅;家庭暴力专项立法要点问题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7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78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