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探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探究
【摘要】:在亲属法的发展史上,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经历了从受歧视到受保护的过程。现代社会大都确定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许多国家亲属法中均设有认领与准正制度,以使非婚生子女依法取得婚生子女资格,我国婚姻法中没有非婚生子女认领与准正制度,这不利于非婚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借民法典制定之机,设立非婚子女的认领和准正制度,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立法。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非婚生子女 认领 准正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非婚生子女是指非由婚姻关系受胎而生、无效婚姻所生之子女。过去,各国婚姻家庭法(亲属法)基于宗教风化观念,都十分歧视非婚生子女;现在,基于人道主义及血统思想,认为非婚生子女与其父母属于同一血统,不应因其父母的过错而遭非议从而影响其法律地位。因此,许多国家婚姻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王晓林;;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范围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邢昊然;;利他合同基础理论研究——以第三人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胡艳萍;;在法制的框架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延昭;邵兴全;;从“入库规则”到优先权规则的转化: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振江;;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路涛;;论夫妻间的民事代理行为[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9 余文群;;试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陈姝,
本文编号:788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78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