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视野下的家务劳动及其补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1:29
本文关键词:婚姻家庭法视野下的家务劳动及其补偿制度研究
【摘要】:人类社会自出现家庭这一“细胞”后,家务劳动应运而生且必不可少。家务劳动在维持家庭、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家庭活动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家庭功能的维持、家庭秩序的运行都具有重要贡献。其本身所隐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日益突出,已为人们所关注。各国立法亦趋向于承认和补偿家务劳动价值。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在其第四十条增加了家务劳动补偿,从制度上肯定了家务劳动价值,对于平衡夫妻双方利益、促进性别平等、实现法律公正具有观念导向作用。但这一制度在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中几乎被束之高阁,应用极少,未能实现预期效果。鉴于此,本文在婚姻家庭法的视野下,着重对家务劳动及其补偿的社会和法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现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本文包括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梳理家务劳动补偿的原理。首先从家务劳动的价值、家务劳动补偿的法律依据以及家务劳动补偿的现实意义三个角度出发,论述家务劳动补偿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关于家务劳动补偿的相关法学学说,并认为家务劳动补偿的实质是婚姻合伙经营下对一方损失的弥补。 第二章是对家务劳动及其补偿的现状分析。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家务劳动社会现状和家务劳动补偿法制现状两部分展开。在家务劳动社会现状分析中,主要使用第三期福建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务劳动承担的状况,发现女性仍然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使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家务劳动隐含的成本和收益。在家务劳动补偿的法制现状中,首先对家务劳动补偿现行立法作了梳理。其次,通过案例分析以及问卷调查方式来考察家务劳动补偿在司法实践中的状况。 第三章是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将从性别视角、适用前提、适用时间、补偿标准四个角度来论述。
【关键词】:家务劳动 现状 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11
- 前言11-13
- 第一章 家务劳动补偿的原理13-21
- 第一节 家务劳动补偿的必要性13-18
- 一、家务劳动的价值13-15
- 二、家务劳动补偿的法理依据15-16
- 三、家务劳动补偿的现实意义16-18
- 第二节 家务劳动补偿的法律性质18-21
- 一、法学相关学说18-19
- 二、相关学说之我见19-21
- 第二章 家务劳动及其补偿的现状分析21-33
- 第一节 家务劳动的社会现状21-28
- 一、家务劳动承担状况及其原因21-26
- 二、家务劳动的成本收益构成26-28
- 第二节 家务劳动补偿的法制现状28-33
- 一、家务劳动补偿的立法现状28-29
- 二、家务劳动补偿的司法状况29-33
- 第三章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33-39
- 第一节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不足33-36
- 一、缺乏性别视角33-34
- 二、适用前提局限34-35
- 三、适用时间严苛35
- 四、补偿标准不明确35-36
- 第二节 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完善36-39
- 一、家务责任法律化36-37
- 二、有条件的扩大适用范围37
- 三、设立时效保护37
- 四、明确补偿数额的相关因素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启玉;;成本与收益: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2 谭琳;全球化的挑战: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3 王峰;家务劳动的计量方法[J];能源基地建设;1998年06期
4 李洪祥;;论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重构[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5 赵丽霞;;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6年01期
6 马忆南;童元玲;潘丽;王晶;;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S2期
7 陈丽娟;;家务补偿请求权的法经济学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8 甄美荣;;关于家务劳动的经济学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9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6期
10 夏吟兰;对中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家务劳动的价值[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801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01387.html